首页>>深窗综合>>专栏>>老龄健康专刊>>正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知识简答(第一版)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其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已发现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7种,其中SARS病毒、ME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可引起较为严重的人类疾病。

冠状病毒除感染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及多种鸟类。

2、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指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导致武汉病毒性肺炎暴发疫情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nCoV。

3、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MERS病毒的区别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MERS病毒是同属于冠状病毒大家族里的“兄弟姐妹”,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病毒基因序列有差异。

4、哪些冠状病毒能感染人类?

迄今为止,除本次在武汉引起病毒性肺炎暴发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外,共发现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分别是HCoV-229E、HCoV-OC43、SARS-CoV、HCoV-NL63、HCoV-HKU1和MERS-CoV。

5、哪些野生动物会携带冠状病毒?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武汉地区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爆发,与2002年广东爆发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的之处,都发生在冬季,初始发生都起源于人与动物市场交易的鲜活动物接触,而且都是由未知的冠状病毒导致。

由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和外类群都在各类蝙蝠中有发现,推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如同导致2002年的SARS冠状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不要吃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生鲜等食品,比如路边摊售卖的肉食,不要为了“尝鲜”而冒险。

6、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来源尚不明确,但是具备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已发现其在医疗机构与社区中存在传播。

7、什么是“超级传播者”?

某一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出现变异或者适应人体的情况,导致该病毒的传播者能力强,进而令该患者可传染很多的密切接触者,这样的病人就被称为“超级传播者”。在感染人数判断上,如果感染人数超过三个,就可以考虑在超级传播者的范围内;如果感染人数超过十个,就应该是比较确切的超级传播者。

1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还没有证据证明已经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超级传播者。高福表示,对新型冠状病毒处于不断认知的过程中,采取的防控措施是理论指导下的防控措施,将特别关注可能出现的超级传播者。

8、“超级传播者”有哪些特点?

超级传播者具有以下特点:

(1)高龄体质弱者

(2)存在其他基础疾病

他们为数不多,但传染性较强,是疫情的主要传播者。

9、新型冠状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分析,可以肯定新型冠状病毒存在飞沫传播,也几乎可以确定存在接触传播,但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空气传播。

10、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

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飞沫颗粒较大,不会长期悬浮在空气中。

呼吸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插管或是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通过飞沫传播的病原体:

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支原体、A组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奈瑟菌)等。

11、什么是空气传播?

即气溶胶传播。可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认为直径<5um,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经接触传播。

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有:

专一的空气传播:结核杆菌、曲菌

经多种途径,但以空气传播为主: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通常经其他途径,但在特殊情况下(如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气管插管/切开、开放性气道吸引)通过空气传播:天花病毒、SARS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诺如病毒等。

12、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主要见于病毒的传播)。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如疥疮。

间接接触:传染性病原体通过污染的物体或人的传播。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多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MRSA(耐苯唑/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C.difficile(艰难梭菌)。

13、冠状病毒如何由动物到人?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的病毒类群都为蝙蝠中的冠状病毒HKU9-1,而许多与冠状病毒有联系的人类感染冠状病毒都和蝙蝠有关,许多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都是蝙蝠。蝙蝠很有可能就是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原生宿主,经过演化变异,完成了蝙蝠-中间宿主-人的传播。不过,从蝙蝠到人可能还存在更多的中间宿主,目前还没有确认。

冠状病毒由动物到人、人与人的路径: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14、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强度大吗?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播强度,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理论上1名患者可以将病毒传播给2~3个人。

15、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什么流行病学特点?

早期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已经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在武汉市已明显存在社区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但人口流动会加速传播,增加防控难度。

16、冠状病毒的致病性是怎么样的?

冠状病毒主要感染成人或较大儿童,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某些毒株还可引起成人腹泻。病毒经飞沫传播,粪口途径亦可以传播。主要在冬春季流行。疾病的潜伏期平均3-7天。

衡量一种病毒的危害程度,一看致死率,二看传染性,相比SARS,2019-nCoV在这两方面暂时比较温和。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

17、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18、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吗?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目前尚无可用疫苗。开发一种新型疫苗可能需要若干年的时间。

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药物可以预防吗?

暂时没有。对于病毒性疾病,除少数疾病如流感外,通常无特效药。

2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能治疗吗?

虽然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能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当前对病患者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治愈部分患者。

21、什么是可疑暴露者?

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釆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22、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简单地说,密切接触者是指跟患者(疑似或确诊病例)有过近距离接触(如与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共用一个教室、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但又未做任何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等)的人员。是否属于密切接触者,最终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做出专业判定。

23、如果接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通知,你是一位密切接触者,怎么办?

按照要求,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居家医学隔离观察,不用恐慌。作为密切接触者,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要及时向当地社区随访医生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部门进行排查、诊治。

24、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14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

对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主要是为了采取围堵策略,切断此病毒的传播,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从接触病毒到发病的最长时间为14天,所以我们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观察14天。过了14天,如果没有发病,才可以判定此人未被感染。

25、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监控有什么建议?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通知医院,将前往医院。

(2)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会员风采】汇聚爱心助力养老机构抗疫

2020-04-17

春分时节话养生

2020-04-17

北京、深圳双城卫健委举办业务交流研讨会

2020-04-17

深圳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一览表

2020-04-17

深圳全市养老机构汇总

2020-04-17

深圳十项金融服务措施支持养老服务业应对疫情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