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深圳创投日”首次走进河套。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在该活动上表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的公布,为港深两地在创科发展的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在国家对大湾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支持下,特区政府会继续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互补互利,合力推动金融开放创新。
陈浩濂还介绍了在这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与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开发名为“多种央行数码货币跨境网络”(mBridge)的项目,试行应用区块链技术,以“央行数码货币”作跨境支付及外汇交易。金管局正着手与项目其他成员将mBridge平台发展为“最简可行产品”,让系统最终正式投入运作。
此外,金管局和人民银行于去年合作推出“一站式”平台,让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就其跨境金融科技项目于香港及内地大湾区城市同时进行测试,让在新产品推出市场前预早获得监管机构的反馈和用户意见。至今已有两间银行在“一站式”平台完成测试,并正在筹备推出相关跨境服务。
为提升跨境支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金管局与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数字人民币作跨境支付在香港进行的初步技术测试已经顺利完成,目前正进行第二阶段的测试,引入更多香港银行参与及透过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增值。
与此同时,香港金融服务业一直以来都致力迎合大湾区金融需要,包括支持私募及创投基金经香港发展业务。他介绍称,近年以“三步曲”策略强化香港私募基金产业的整体配套,先后引入有限合伙基金(LPF)制度、为在本港营运的私募基金所分发的附带权益提供税务宽减,以及设立吸引外地基金迁册来港的机制,令香港的投资基金制度更趋完善。目前已有超过 670 个LPF成立,这些措施有助于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一流的私募基金注册及营运基地,吸引私募基金以香港为腹地及桥梁,在大湾区和境外作私募股权投资。
2022年9月,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联合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发布了支持深港在风险及创业投资领域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当中,前海管理局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LPF在前海开展境内投资,并将优化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QFLP)试点计划,包括优化准入门槛和申请流程、拓宽投资范围及缩短办理时间。十八条措施的涵盖范围广泛,为香港私募基金业界提供便利及优惠政策,推动发展深港风投创投联动机制。
他认为,通过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深圳科创资源集聚的优势,以及前海跨境金融先行先试的政策,两地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共同发展和互联互通将带来极大协同效应,可引领资本投资在大湾区诞生的前沿科技,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逐步推动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对两地企业而言,蓬勃的私募及创投基金市场及创新的跨境金融政策亦为它们扩阔了融资渠道,有助吸纳国内及国际资本。
陈浩濂表示,香港在国家的坚实支持下,凭借在“一国两制”下的的制度优势,发展成为亚洲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未来,香港会继续强化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功能,把握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强深港两地的金融合作,以及共同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为高质量建设大湾区及深化国家金融市场改革作出贡献。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