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专栏>>老龄健康专刊>>正文

中国式医养融合,期待“免费医疗”“免费养老”从罗湖开启

如果必须生1000次,我愿意生在这个地方,如果必须死1000次,我也愿意死在这个地方。这首诗是诗人聂鲁达为自己的家乡所做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是我对居住了40多年,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开发的城区,罗湖区的热爱。

2023年7月20日,我荣幸应邀参加《深圳市罗湖区医养融合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该“促进会”由深圳市罗湖区卫生健康局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经深圳市罗湖区民政局批准成立。“促进会”将积极助力打造“居家为基础、社区为支撑、机构为补充、医养相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如何让“服务体系”不空洞、不虚假、不形式。在无处不在的“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思维方式必须跟上这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而改变。不能在汽车、高铁时代,还以马匹为交通工具,悠然自得地驾着马车前行。

为此,开启探讨罗湖中国式高质量医养相融合“免费医疗”“免费养老”(下称双免)改革创新,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1980年深圳设立特区时人口不到3万,现在实际管理人口超过了2000万人。记忆中的罗湖是“吃国家返销粮小渔村”有一家“新园招所”。实践中国式高质量医养融合+“双免”,适合罗湖。罗湖区是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开发的城区,曾创造“先行先试”多项改革成功先例。是深圳金融的发源地、传统金融强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迅猛的功能区。

二、深圳市罗湖区辖区面积78.75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街道、3个进出香港口岸、社康机构68家、医护人员符合联合国千人/配3位医护配置。截止2023年6月30日,罗湖区常住人口115.56万人、60岁以上老龄人11.8万人,占人口比例10.2℅,深圳罗湖区己迈入老龄化社会。罗湖区老龄居民大部份是50、60代后出生,他(她)们来自深圳经济特区拓荒人、特区建设的贡献者、也最早农转居的“轻老族”,社保、医保、商保,齐全齐备充足。

三、罗湖区户籍老龄居民,实践中国式高质量医养融合+“双免”先行示范创新,让罗湖区户籍老龄居民医疗、养老有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以此,改善老龄居民恐惧、改善紧张医患关系、改善过度医疗用药、改善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医护人员收入等。是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向往幸福生活“老有颐养”本质要求以及伟大成就的根本结论。

四、罗湖区户籍老龄居民,实践中国式高质量的医养融合+“双免”的“深圳样本”,通过科技赋能,引入5G多模态生物机器人和数字人民币智能技术,破解监管难题,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世界上公认的高收入经济体,消费的GDP占比常在70%以上;“双免”让老龄居民消费信心增强、顾虑减少、敢消费;“双免”让老龄领域消费创造更多感受好的新需求、新产品、新服务。将给消费“马车” 赋能经济新的发展。

五、罗湖区户籍老龄居民,实践中国式高质量的医养融合+“双免”的改革与先行示范。让区内居民启发并形成新观点、新理念、新共识:即,健康是一种必须的人生投资。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自己健康,自己不受累、家人不受罪、减少医药费、有利全社会。

综上五个方面的探讨,旨在引起社会人们的关心、关注、对老龄人的关怀。

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深圳是中国最大移民城市,这里吸引了无数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失误、不怕特立独行、敢于突破;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罗湖区户籍老龄居民,没能享受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给香港老龄居民配额100万港元,保证收益率5%/年的“银发债务”的福利。新征程路上,期待中国式高质量医养融合“免费医疗”“免费养老”的目标,在罗湖区早日实现。期待罗湖区积极探索,成为新时代世界—流医养融合功能新区。


何敏,国家管理科学专家,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培训中心主任级教授;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协会顾问;《老龄健康》杂志编委;深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中国式医养融合,期待“免费医疗”“免费养老”从罗湖开启

2023-09-13

为民履职风采|推动政府养老行动计划落实 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养老

2023-09-13

民政部推动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2023-09-13

民政部公布7件打击整治养老服务领域诈骗典型案例

2023-09-13

民政部:将持续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隐患

2023-09-13

民政部、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部署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