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重磅!珠三角7个城市将放开落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惠州的户口相不相当於深圳户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重磅消息。刚刚,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广东将放开除了广州、深圳之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也有媒体表述为“放开放宽”。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将有7个珠三角城市,将向全国人民进一步敞开怀抱!
尤其是对现有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将直接享受到落户红利。相当于给尚未落户的1356万常住人口直接送出了“房票”。
这是在中央部署全国户籍政策放开以来,行动最快的省份,赶在春节前送出一份沉甸甸的大礼包。
除了广深以外,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佛山、东莞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
更多的外地人口也将流入。粤港澳大湾区,要加速膨胀了!
一
楼市黄大大早就分析过,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中国未来30年最大的人口红利,成为全国人口虹吸能力最强的区域。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仅6669.9万,到2024年就达到了7115.9万,三年来猛增446万人。
放眼全国,珠三角9市是常住人口数量增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刚刚达到59.58%,距离发达国家及格线还有15个百分点。据此估算,还有2亿人将涌入城市,大湾区是首选。
专家预测,粤港澳大湾区2050年人口将达到1.2至1.4亿,现在看来,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甚至人口膨胀速度,还会比预料得更快!
二
广州和深圳,本身就是当今中国人口吸引力最强的两大城市。北京、上海都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广深就成了最大赢家。
广州、深圳捡到一个全国冠军。
2024年,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的人口分别比上年净增40.60万人和49.83万人,超过西安、杭州、成都等拼命“抢人”的城市。
从人口增速来看,佛山、珠海是最受欢迎的流入地,常住人口增速都超过3%。
在吸引人口流入方面,珠三角城市都是雄心勃勃。
其中,珠海的常住人口增速高达7.12%,更是排名全国第一。由于城市人口基数小,具备500万以上的人口承载能力,这几年珠海人口都处在突飞猛进的阶段。
佛山则刚刚冲进“万亿俱乐部”,是广东妥妥的第三城,制造业极其发达,加上广佛同城的推进,轨道交通、公共配套等也非常完善。
不久前,东莞也提出了千万人口规划的目标,明确希望在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1020万人。
相对而言,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的人口吸引力较弱。
三
一旦放开珠三角的落户限制,大量的常住人口将可直接落户,获得“房票”。
这无疑是一个楼市的巨大利好。
除了广州、深圳以外,珠三角还有大量的常住人口,无法获得落户资格。其中东莞最多,户籍人口占比仅27.7%,高达607万的非户籍人口嗷嗷待哺。
佛山的情况也类似,有370万非户籍常住人口,将给楼市注入持续的购买力。
这7个珠三角城市加起来,在地尚未落户的常住人口,总数高达1356万。
如果只看最受欢迎的东莞、佛山、珠海、中山四个城市,它们现有的户籍人口加起来才957万,而尚未落户的常住人口,总计高达1193万。
如果不是本地人,总想着总有一天要回老家或者到别的地方去,会压制各类消费需求,比如说买房需求,比如说耐用品需求:液晶电视机、高档家私、装修等。
放开落户限制后,会极大的释放这些需求,刺激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也刺激购房需求。
整个珠三角都要沸腾了!
四
广东放开除广深之外的所有城市落户限制,有很深刻的背景。
一是,中国户籍大松绑,已经成为国家意志。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
广东的松绑“大动作”,有法规可依。而且“先行一步”,对佛山、东莞这样的5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也放开了落户限制。
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按照常住人口覆盖。
常住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用户籍来限制人的流动,也就失去了意义。
毫无疑问,广东是全国的风向标,这次放开,必然会引领全国风潮,给予户籍制度致命一击。
失去了户籍的限制,城市间的“大洗牌”将加速上演。
在珠三角,最受益的是东莞、佛山、珠海、中山这几座竞争力十足的二线城市,不仅可以加速吸引人口,甚至可以从广州、深圳反向“虹吸”,承接人口和人才溢出。
不过,此前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通常是按照户籍人口来配置的。所以,如果常住人口远超户籍人口,就会造成教育、医疗等机构严重不足,学位床位一位难求。
放开落户限制后,大量人口落户,会倒逼佛山、东莞、珠海、中山等地加大财政支出,建设更多的学校和医院,这对于改善珠三角的公共服务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对外来人口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莫大的挑战。
惠州的户口相不相当於深圳户口在惠州居住可以办深圳的居住证。深圳的居住证符合以下三种条件之一即可申请办理:
1、同时符合合法稳定居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两个条件。
2、符合特区人才引进规定,且依照《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在特区办理了居住登记。已在深圳办理居住登记且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可以直接申领居住证。
3、正在特区接受全日制中高等学历(职业)教育,且依照《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在特区办理了居住登记。
。。惠州户口从来没有什么可以享受深圳户口待遇这种说法。
估计以后也不可能,如果有那就是全国一样待遇了。
如果你想等惠州户口在深圳能有优待,还不如等深圳户口在香港有优待——这个更有可能,并且是已有措施。
不知你是不是被人骗了去买惠州户口的,如果是那。。也没办法了。
中考就是看分的啦,其实深圳的中考比高考还残酷,而到最后你们也享受不了深圳考生的分数线,真的有这必要吗?
“零门槛落户”时代正式到来 这些城市最受益!本文系原创文章,首发于同名公众号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
“零门槛落户”时代正式到来。
4月8日,发改委印发《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这意味着,“零门槛落户”从中小城市扩容到大城市。城市人口新一轮洗牌开启,哪些城市有望跻身其中?
01
“零门槛落户”时代正式到来
零门槛落户,不是第一次出现。
一年前,2024年3月,发改委发布通知,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零门槛落户”的大门从中小城市开启。
如今,时隔一年之后,发改委下发文件,正式取消城区人口300万以下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放宽500万以下人口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零门槛落户从中小城市扩容到大城市,80%以上的城市都将被覆盖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发改委出台《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除了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之外,几乎所有城市都要放宽落户限制。
显然,“零门槛落户”已是大势所趋,在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户籍将不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门槛,抢人大战无疑将会更加白热化。
事实上,省会城市的“零门槛落户”第一枪已经打响。
2024年3月,石家庄率先取消落户限制,不再设置任何障碍,只要凭借身份证和户口簿即可落户。
紧接着,4月初,杭州升级人才政策,全面放宽落户限制。大专以上学历可零门槛落户,再度将抢人大战推向高潮。
零门槛落户时代的到来,必然对城市人口流动形成新一轮洗牌。
02
中国城市层级:
谁是大城市?谁是特大超大城市?
根据发改委文件,2024年将全面取消I型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全面放宽II型大城市的落户条件。
那么,在中国的城市层级中,哪些城市属于中小城市,哪些城市属于I型大城市?哪些城市属于II型大城市?哪些城市又是特大超大城市?
先说明一点,衡量城市层级,看的不是全部的市域人口,而是城区人口。这里的区别在于,市域人口是就全市所有常住人口而言的,而城区人口则只包含市辖区的城镇人口,下辖县镇不在其中,农业人口也不在其中。
根据中国城镇层级标准,以城区人口来衡量,1000万以上属于超大城市,500万以上属于特大城市,300万-500万之间属于I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之间属于II型大城市,100万以下,属于中小城市。
这是2024年全国主要城市的人口层级分布:
不难看出,目前全国超大城市只有北上广深,特大城市则包括武汉、重庆、天津、成都、武汉等10个城市,I型大城市则包括西安、哈尔滨、青岛、长春、济南等13个城市,II型大城市则包括乌鲁木齐、石家庄、福州、珠海、兰州等65个城市。
超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特大城市(城区500万-1000万):武汉、重庆、天津、成都、东莞、南京、郑州、杭州、长沙、沈阳。
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500万):西安、哈尔滨、青岛、长春、济南、大连、合肥、昆明、太原、厦门、南宁、苏州、宁波。
I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100万-300万):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珠海、无锡、兰州、洛阳、惠州、温州、呼和浩特、唐山、佛山、海口等。
由此可以判断,除了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其他城市均可放宽落户限制。
武汉、重庆、成都、南京、杭州等地可放宽落户门槛,青岛、长春、济南等城市则可全面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而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珠海、佛山等地则可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03
哪些城市有望“零门槛落户”?
在二线城市里,石家庄已经打响”零门槛落户”的第一枪。
石家庄为何敢去尝“零门槛落户”的头啖汤?除了抢人和稳楼市的双重考虑之外,更重要的是,石家庄常住人口虽然破千万,但城区人口不足300万,属于II型大城市,符合“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城市要求,零门槛落户可谓名正言顺。
除了石家庄之外,还有哪些城市符合这一标准?
根据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要求,全国共有65个I型大城市符合这一要求。
这其中,包括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海口、呼和浩特等二线省会,也包括无锡、佛山、常州、烟台、珠海、温州、洛阳、唐山等强经济城市,还包括以保定、绍兴、惠州为代表的几乎所有三四线城市。
至于城区常住人口低于100万的中小城市以及城镇,则于2024年3月已经正式放开落户限制。这相当于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城镇。
换句话说,未来,全国将有超过80%的城市取消落户限制,“零门槛落户”将覆盖除了北上广深杭成渝等一二线城市之外的所有城市。
04
城市分化:
一线严控,二线松绑,三四线大开落户之门
以零门槛落户为标志,中国的人口政策正在出现分化。
在中国城镇化的第一阶段,大量农民工进城,几乎所有城市都获得外来人口的涌入,因此强化户籍门槛,成为几乎所有大城市的标准动作。
如今,城镇化进入第二阶段,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战略愈发清晰。与此同时,全国人口出生率开始不断下滑,劳动力红利和人口红利都不复存在,各大城市对于人才乃至人口的需求都极为迫切,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正是大势所趋。
不过,即便如此,在一线、二线以及三四线之间,人口政策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其一,三四线全面松绑。根据规定,城区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而城区人口在300万-500万之间的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其二,强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愈发白热化。根据规定,除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其他城市均可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目前,大多数二线城市均已放开大学生落户限制,而杭州西安等地更是放宽了大专生的落户限制,石家庄则是零门槛落户,这意味着户籍的含金量越来越弱,抢人大战需要新的筹码。
其三,一线城市仍在严控,但京沪与广深走势分化。北上广深都有人口天花板的约束,但北京上海基本已经触及天花板,而广深还有较大空间。所以广州深圳纷纷放开人才落户限制,而京沪依旧门禁森严。
不过,广深的落户大门只向高学历和技能型人才开放,普通外来人员想要落户,只能通过积分入户等渠道,名额相当有限。
05
户口越来越不值钱了
曾几何时,到大城市落户曾经是许多人的奋斗目标。如今,当一众大城市大开户籍之门时,很多人都开始犹豫了。
其一,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并不一定能吸引到人口流入。城市越有吸引力,户籍门槛无论多高,都不会挡住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相反,城市如果没有吸引力,即便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恐怕业难以刺激人口流入。
其二,在未来的人口争夺战中,户籍这个武器或将失去用武之地。因为除了北上广深,其他城市都能放开放宽落户限制,那么“零门槛落户”或将成为一众二线城市的共同选择。你能放宽我也能放宽,你能零门槛我也能零门槛,抢人大战将失去最重要的户籍筹码。
其三,80%以上城市的户口,将会越来越不值钱。对于部分二线城市以广大三四线城市来说,户籍本身的附加价值越来越弱。当人口大量流出时,即使放开落户门槛,也不会有太大意义。显然,户籍只对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有强大的附加价值。
其四,一线与强二线,户籍的重要性仍然不可低估。不用说与户籍捆绑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福利,在楼市调控中,户籍仍是限购的主要判断标准,有户籍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房票,这种利好显而易见。
放开落户引二、三线热点城市房价上涨预期升温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大城市取消或放松落户限制,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这项改革的出台将为二、三线城市带来更多人才的同时也将提升对住房的需求。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昨日对记者表示,不同城市放宽户籍制度,的确会引起购房需求短期上升。长远来看,未来5年至10年放宽户籍,不但可以有效扩大内需,还可以同步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对于国内城镇化率提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从现状来看,二、三线城市的人才抢夺在近两年已经展开,长三角、珠三角等五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人才抢夺早已“白热化”,落户政策的放宽对于这类城市的影响也更为明显。由于热点二线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受落户政策放宽影响,更多的蓝领甚至是外来农民工都会在二、三线城市落户,未来大量外来长期务工人员将逐步转为常住人口,对于楼市的推动作用也将更为深入和长远。“张波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落户限制取消后,除了京沪等地外,全国绝大部分城市落户难度已经不大。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农村人口有机会平等地获得来自城市的公共资源,同时也让城市中的房地产市场有了更加稳定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对于大都市及其周边城市来说,依然是人们的优先考虑对象,而这些地方的房价会有一个明显的上涨预期。
对于如何平衡房地产开发和城镇化水平、人才需求和稳定楼市的关系?付一夫认为,一个城市,引进人才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推动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促进产业的进步而绝不是投资炒房。在“房住不炒”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除了放开户籍引导人口合理自由流动之外,还应推动人口与土地的挂钩,增加住房建设,同时做好房地产市场管控,谨防投机之风再起。
在张波看来,首先,开放落户限制不代表购房人口在所有城市都会激增,目前大量人口依然是向东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流动,其他非热点城市购房需求不但不会增长,还有可能下降。其次是,开放落户限制在不同规模城市的表现并不相同,不同规模城市因就业吸纳能力、公共服务水平等差异对非户籍人口的吸引力也表现各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吸引力长期较强,因此放松力度更多处于“微调”,落户人数增加相对缓慢,楼市调控的放松节奏也会较慢。二、三线城市的落户政策则需谨慎,如果放松过快,则对当地楼市的短期需求有一定刺激作用。最后,楼市稳定也依赖于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有序、稳步提升对于楼市长期的供需平衡将起到重要的“调节器”作用。值得关注的是,提升的幅度和方式依然也需要“因城而定”,具体的细化政策更需“因城施策”。
发改委鼓励超大特大城市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华夏时报(>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能否真正放开落户,成为考验改革成色的“试金石”。
7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其中,对于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要完善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对照近几年的年度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是一个较新的提法,并且直指北京等超大城市积分落户名额稀缺的现状。不过与此同时,超大特大城市还面临着“瘦身健体”、合理控制人口密度的要求。如何平衡这两点,在控制城区人口规模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满足常住人口市民化的需求,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能力和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要解决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进一步放开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用都市圈的思路去建设,实行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但是要注意,“多中心”应该是组团式的多个次中心,核心是要将公共服务转移到各个次中心当中,而非只是打造核心区的“卫星城”。 如果次中心不能提供大量平台性公共服务职能的话,对中心城区的依赖就无法停止。
天津、广东的探索
事实上,“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的提法也并不是在《方案》中首次出现。202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于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要完善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而在过去的几年中,确实也有大城市对此进行了探索。例如天津,从2024年开始居住证积分落户不设总量限制,仅根据最低积分落户分值线。在2024年底新修订的《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天津市居住证积分指标及分值表》和《天津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实施细则》等措施中,删除了“每年公布年度积分落户人口指标总量”这一条款。
而广东也公布了探索扩大积分落户名额的意向。2024年底,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4-2035年)》,其中提出调整完善广州、深圳两个超大城市的落户政策,建立健全积分落户年度指标逐年增长机制,;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鼓励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区采取差别化落户政策。
2024年底,广州宣布拟推行“差别化入户”的政策,即年龄28周岁及以下的大专或技校学历人员,只要社保满一年就能在广州7个非中心城区的行政区落户。近期又宣布,将通过在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建构差别化入户政策,只是细则仍未出台。
在倪鹏飞看来,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是解决超大特大城市“做大”和“瘦身”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能解决继续引入和放开人口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和疏解非核心功能联系在一起。“在中心城区以外建设若干个次中心,形成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再有一些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在周边,那么人口增加和吸纳不是问题,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外溢效应。“他说。
北京、上海会跟随吗?
而目前落户难度最大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无疑是此项改革中的焦点。
7月11日,北京公布了2024年积分落户的人数和分数线。据介绍,今年申报积分落户的申请人超过12万,共有6006人拟取得落户资格,对应最低分值为10542分。自从北京2024年开始实施积分落户后,落户规模连续五年未曾变化,均为6000人左右,分数线却节节攀升,2024年只有9075分,2024年首次突破百分,达到10088分。到今年,最低分值直接上涨超过4分,为10542分。
“太卷了。”一位“北漂”小冯感叹,“我起初还想试试,后来一看分数线就直接放弃了。再过些年等我到40岁,(年龄)就开始要减分了。”她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而上海的居住证积分制度,虽然120分的“过线分”并不太高,但还要满足社保、个税等年限要求才能排队申请“居转户”。常规申请需要7年社保,部分岗位可缩短年限。例如,创业人才在上海投资创办的企业,按个人的直接投资或者按个人的投资份额计算,最近连续3个纳税年度平均每年纳税额在100万元及以上或连续3年平均每年聘用本市员工100人及以上,可以不受“居转户”申办条件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专家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发改委出台这一政策,目的并不一定是特指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北京近日公布了今年的积分落户情况,规模仍然是6000人,但分数线逐年提高,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总体来说还是要疏解中心城区人口,放开落户也以高新技术人才为主。而上海在这次疫情之后,采取了很多吸引人才的举措,包括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在沪各研究所、各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实际上放宽得也基本到位了。
关于“重磅!珠三角7个城市将放开落户”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深窗考证】即可获取学历提升,深圳入户,心里健康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小志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