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视野:深圳四十年掠影》这本书,翻了一遍又一遍,里面提到的许多事,让我开始回忆起有关深圳的记忆。好多记忆一下子涌进来,感慨良多。我甚至产生了一个念头,沿着《视野:深圳四十年掠影》目录指引,写一本自己的深圳记忆。
我和姜维勇先生有着非常类似的人生境遇:都是从内地1994年来到深圳,都曾经在市政府大院内工作过,都有着同类媒体从业者的视角和感悟,彼此的单位和熟人也都有交集,但是直到20多年之后,我们才得以相识相知。
记得第一次来深圳是在1994年,本来是去珠海出差,有朋友相约就顺路来了深圳。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去了华强北万佳百货。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形式的商场,那时在我的记忆里“百货大楼”是一个标准答案,“万佳”这种集开放自助与可见货架于一体的购物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没有想到,不久后的1995年被誉为“连锁经营元年”,一次的闲逛,让我见证了历史。当时很是羡慕深圳人购物的便利与物质的极大丰富,觉得深圳人真幸福。刹那间闪过一个想法:也许未来我会来深圳定居生活。
多年以后,那是在这个念头闪过将近十六年后,我居然真的来到深圳定居。
去内地公安局办边防通行证时,工作人员询问我去深圳的理由,我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说自己被聘请去一家杂志担任总编,其实内心里是有一点骄傲,但是想让自己显得平淡如常。那时深圳早已成为中国的最具号召力的城市之一,来深圳后办的暂住证、居住证,我一直都小心保留了下来。可惜的是,最后边防通行证却一张也没有保留下来。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我认为是继“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之后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精神内核的一句话,姜维勇在《视野:深圳四十年掠影》中为读者追溯了“深圳十大观念”产生的起源。在2010年,恰好是建立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是一名网友发表的一篇题为《来深十八年,再回忆那些曾令我热血沸腾的口号》的帖子,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深圳报业集团顺势而为,在深圳发起了“深圳最具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这个事件的亮点之一就是它的火种是源于民间,官媒不仅关注到来自基层的声音并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单是这个评选活动的起源与成功举行,都再次说明了这个城市的活力与可爱。
这本书的许多章节都会激起我的相关回忆:“‘文化沙漠’是个梗”让我想起刚来深圳时,每个月都会去老市图书馆旁边的“读者长廊”看书买书的情形。那里有许多“无用之书”,后来还在这家店买回一套梦寐以求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经过店家的介绍,在八卦岭图书批发市场见到了许多国内国际知名杂志,这些杂志在内地是很难见到的。我的古典音乐唱片也是在深圳完成了“基本建设”,并且见识过在这方面更资深的人,而他们的职业和身份是非常多样的。2011年,我曾陪同美国书商协会会长欧文·泰歇参观位于罗湖区的深圳书城。他惊叹书城里那些席地而坐的看书人,惊叹排队买单的队伍,更令他惊叹的是深圳美食的多样性。他是作为“世界图书之都”提名的评委,来深考察深圳提名“世界图书之都”之事,在考察了书城之后,又去了几个社区图书馆和八卦岭的图书批发市场。他在有关会议上表示,深圳是一座真正的“书的城市”。“我到其他的国家看到有的图书馆设计得并不好,而深圳的许多图书馆就在社区的中心,代表了人们对它的需求以及兴趣所在,我对这样的情况非常满意。”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一级作家南翔说:“深圳特区创办已有40周年,如何讲述深圳故事,成为各路人士焦灼的期盼。《视野:深圳四十年掠影》的推出,此其时也。不知过往,如何把握现在,洞悉未来?”作者视野所及的罗湖桥、中英街、“二线关”等充满历史记忆的名词都密切联系着深圳的今天,而类似于磨房百公里、前海、5G、企鹅帝国、跨境电商平台等名词,又蕴含着深圳未来发展的路径与方向。
透过本书作者的视野,我们感受到,他在努力尝试让读者既看到历史的纵深度,又看到当代的广度。他的努力充满意义,他的作品可以启发后来者继续这种探索。渐渐地,我们和这座神奇的城市变得愈加紧密,并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是要各种生产指标,需要高高在上的GDP,但是构成一个城市记忆却是本书提示给我们的那些章节与名词背后的生动故事。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有关深圳这座城市记忆索引,它需要每一个深圳人去阐释它,丰富它。如此说来,打开这本书的最好方式,就是按照这个索引,去整理一下自己的深圳记忆,并不断的丰富它。
(郝纪柳,文化学者,作家,知名书评人,资深媒体人。《一册》《一页》主编。深圳市低碳城市研究会创始人及执行副会长;世界低碳城市联盟特聘顾问;深圳大学城市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福田区图书馆「一间书房」领读人。福田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阅读推广指导委员会委员。)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