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正文

《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在穗发布

《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并结合我国对新冠病毒的诊疗经验编写;

《共识》强调,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推荐感染早期使用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

《共识》推荐单药3CLpro抑制剂(来瑞特韦)用于老年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治疗,推荐级别“1A”;

《共识》提到,对于多种特殊人群(重症/危重症人群、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肿瘤人群等)新冠病毒感染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2024年6月7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组织举办的《中华医学杂志》第二届呼吸焦点论坛暨《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会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

广州国家实验室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钟南山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广州医科大学唐小平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吕相征编审等专家嘉宾出席会议。200多位呼吸、感染、急诊、重症、药学领域专家现场参会,与此同时,众多医学专业人士通过线上平台参与了这场盛会,共同探讨专家共识解读、COVID-19指南变迁、来瑞特韦真实世界研究、多病原感染叠加流行等议题。

据悉,《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感染、重症、药学等领域的53位专家共同参与撰写,纳入国内已获批的7种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同时参考药物最新研究并考虑到我国特殊人群的实际特点,更贴近临床实际,明确简洁,具有科学性、透明性和适应性,为临床医生规范用药提供明确的指导意见。

王福生院士表示,2023年1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抗病毒药物仅有3种,一年以来,抗病毒药物已达7种。钟院士领衔研发的原创性单药3CL蛋白酶抑制剂等新冠小分子抗病毒药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满足了临床实际需求,也体现了我国科学家、临床专家和企业在这方面的责任感。《共识》基于过去三年多来在临床抗新冠病毒药物方面的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等循证医学的证据总结出来的14条推荐意见,对于全国专家在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病人方面有较好指导作用,希望能在临床应用中规范化、合理地推广使用。

钟南山院士表示,我国已获批7种抗新冠小分子药物,从机制上分为3CLpro抑制剂(4种)和RdRp抑制剂(3种),即将再获批一种,届时我国将有8种抗新冠小分子药物上市。我国已建立很好的抗击新冠疫情平台,快速实现了创新药物的转化、研发和批准,说明我国已经走在国际前面。因此我们完全有资格撰写《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这是目前针对新冠感染人群最多、推荐意见最全的一部共识,覆盖了14类人群,同时也是纳入抗新冠病毒药物最全的一部共识。

特别是来瑞特韦作为单药3CL蛋白酶抑制剂,它通过基础研究发现能够附在3CL的靶点上差不多6个小时,相比奈玛特韦体内停留时间仅2个小时,来瑞特韦不需要加一个附加药(利托那韦)即能减少药物相互作用,意味着高血压、高血脂甚至有些肿瘤病人使用单药将不受影响。针对JN.1新冠病毒变异株,抗新冠小分子药物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往前走,希望通过真实世界研究让抗新冠小分子药物从批准紧急使用转变成完全获批身份,惠及更多患者。

“在全球新药研发竞争中,我们不再做“拿来主义”,广州国家实验室也承担了研发适合中国人的抗新冠小分子药物,包括单药研发的工作。未来对于国产抗新冠小分子药物的出海政策,希望能推广国际上的使用,对于《共识》的发布,我们终于走到关键的里程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杨子峰教授表示。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深圳之窗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深圳之窗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在穗发布

2024-06-11

许茹芸深圳演唱会圆满落幕,现场分享爱情故事与人生经历感动满满

2024-06-11

推动跨界融合,颠覆行业创新,第29届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6月9日盛大揭幕

2024-06-11

赛事体验升级,昆仑山矿泉水邀您共同期待2024中网巅峰角逐

2024-06-10

新风空调 海信领航 海信空调呵护欧洲杯看球体验

2024-06-10

胡润研究院、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京彩未来联合发布《2024数字空间共同体白皮书》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