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初夏的岭南大地骄阳似火、草木葱茏,文旅消费市场正迎来传统旺季。当日,在深圳市龙岗区甘坑古镇V谷乐园广场,“协作赋能·文旅共兴”——2025年龙岗区与对口合作地区文旅资源联合推介交流活动盛大举行。此次活动以推动区域间文旅交流合作、促进文旅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搭建展示与互动平台,助力对口合作地区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走进深圳、迈向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优势互补、互促共赢。此次活动契合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以“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为主题的主旨内涵,聚焦资源整合与平台共建,推动多地联动、多方参与,助力构建区域协同、文旅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活动现场,靖西市、寻乌县、河源市源城区、龙门县、惠东县、海丰县文旅部门代表齐聚一堂,通过精彩纷呈的演讲,全方位展现各地独特的文旅魅力,为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一、靖西市:山水画卷绘就壮乡风情画卷
靖西市地处桂西南边陲,山水如诗,边城如画。年平均气温19.1摄氏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境内山水峰峦叠翠、钟灵毓秀,是喀斯特地貌的“教科书”。拥有6个国家4A级景区和3个3A级景区,先后荣获“广西优秀旅游县”、“广西十大休闲旅游目的地”、“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多项荣誉称号。通灵大峡谷内,飞瀑自天际倾泻而下,似银河坠落人间,磅礴气势震撼心灵;古龙山漂流河道蜿蜒,游客乘筏穿梭,“一漂穿三洞,漂中游三峡”的奇幻体验,让人仿若置身时空隧道;鹅泉位列“中国西南三大名泉”,澄澈水面倒映着天光云影,田园风光如诗如画;旧州古镇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小桥流水环绕着古朴民居,静谧中流淌着悠悠古韵。在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助力下,旧州古镇更成为深圳首批技术工人疗休养基地,为这座边陲古镇注入新的活力。靖西不仅山水如画,更是壮乡文化的“活化石”。99.4%的壮族儿女世代守护着千年非遗瑰宝,指尖翻飞间,绣球的绚丽、壮锦的华美、夹砂陶的古朴一一呈现;特色提线木偶灵动演绎民间故事,田间矮人舞以诙谐舞步传递生活热情,末伦唱腔婉转诉说岁月沧桑,每一项非遗技艺都是壮族文化的璀璨明珠。152.5公里边境线,串联起靖西与越南高平省重庆县、河广县的山水情缘。龙邦国际性口岸,见证着边贸往来的繁荣;胡志明革命足迹、中越友谊故事在此代代相传,让边关风情与红色血脉交织相融,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近年来,靖西市以“百业+文旅”“文旅+百业”的深度融合为笔,以创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推动古龙山通灵大峡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精心打磨“畅游靖西”“通灵避暑季”等精品旅游线路,让这座边陲小城的旅游魅力持续绽放。靖西,这座集山水之美、文化之韵、边关之奇于一身的城市,正张开双臂,诚邀四海宾朋共赴这场南疆边陲的梦幻之旅。
二、寻乌县:红色热土绽放生态魅力之光
寻乌县聚焦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的完美融合。寻乌地处赣、闽、粤三省交界,素有“中国蜜桔之乡”“中国脐橙之乡”和“客家桃源”等美誉,是客家聚居县、红色老区县、东江源头县。境内交通便捷,与深圳、梅州、龙岩等多地车程在1—4小时。 寻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红橙古绿”四色交相辉映,打造了15个景区景点,涵盖红色资源(如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一馆七址”等)、绿色资源(如青龙岩旅游度假区、花开了生态景区等)和古色资源(如周田村等)。此外,寻乌还设有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圳下红色文化体验园等研学基地,并提供多元住宿选择和特色美食。当地推出红色研学、休闲康养等多条主题旅游线路,包含一日游、二日游及自驾游、团队游等多种形式。同时,寻乌出台引客入寻奖励政策,鼓励旅行社组织游客到寻乌旅游,推动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如今,寻乌正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打造大湾区文化旅游后花园,诚邀四海宾朋前来游玩。
三、龙门县:温泉之乡尽享康养时光之乐
龙门县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明珠”,以“森林+温泉”双IP构筑康养度假胜地。坐拥南昆山96.93%森林覆盖率的“北回归线上的绿洲”,集山、水、林、石、瀑于一体,正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更以218公里环南昆山-罗浮山最美旅游公路串联美景。作为“中国温泉之乡”,“龙门十三汤”声名远播,创新推出的“龙门三伏浴”融合中医康养理念,让温泉成为疗愈身心的特色体验。“龙门农民画”及衍生文创、三黄胡须鸡等特色手信,为旅途增添人文与味觉记忆。无论是康养温泉、天然氧吧之旅的自然探索,还是红色研学、非遗传承之旅的文化浸润,皆可感受山水人文的交融。今年,学生凭证件可解锁“跃龙门”专属优惠,诚邀共赴这场生态与康养交织的“跃龙门”之旅。
四、惠东县:醉美惠东·山海惠东
惠东县围绕“醉美惠东·山海惠东”主题线路展开介绍,将滨海风光与古村文化完美结合。惠东县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有山、海、江、湖、温泉,可以用“半山半海”来形容。森林覆盖率超过72%,海岸线长214.324公里,拥有国内大陆迄今唯一的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七山八湾十八景”于一体的巽察湾,被誉为“天下独特奇观”的双月湾,“半岛之心”考洲洋,“鹭鸟天堂”盐洲岛,还有高潭中洞、白盆珠横江、九龙峰等景区以及礁石酒吧、一滴水图书馆等网红打卡点,同时,感受惠东渔歌、盖子狮、象棋文化等非遗魅力,畅享海胆炒饭等滨海美食等。惠东县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获评“中国最美自驾游目的地”“中国最美风景旅游打卡地”等荣誉称号。
五、河源市源城区:客家古邑演绎现代活力篇章
源城区以客家文化为核心,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巴伐利亚庄园以“医养结合·智慧三养”为理念,融合文旅、康养等多元业态;春沐源小镇凭借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和极致的建筑美学,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小镇50强”;大水井特色民宿通过“一宿一品”策略让客家民居焕发新生;野趣沟以“广东小九寨”之誉独树一帜,成为国内首创的野趣旅游胜地;农夫山泉万绿湖工业旅游景区开创工业旅游新模式;更有“老城四宝”(龟峰塔、太平古街、李焘故居、鳄湖公园)承载千年文脉。此外,源城区还精心推出四条精品旅游路线,沃野绿意·乡村休闲田园采摘路线,让游客暂别城市喧嚣;随波逐浪·嬉水康养路线,展现源城特色水文化;恐龙烙印·恐龙探秘之旅,在一步一履中重返“侏罗纪”;红色印记·红色思源农旅研学路线,庚续革命精神。诚邀各界来源城,享山水之乐,访古塔老街,品客家美食!
六、海丰县:红色记忆传承民俗精髓之韵
海丰县三天两夜旅游路线以红色记忆为引领,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座取义“南海物丰”的千年古县(东晋331年置县),正以“红绿古”三色交响曲焕发新生。作为全国首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红宫红场AAAA景区(1961年全国首批文保)见证着彭湃领导农民运动的革命史诗,赤山约农会旧址铭刻着中国农运的红色基因。 在生态画卷上,莲花山度假村(国家4A)的偏硅酸温泉与鹭影禾香湿地的万鸟翔集相映成趣,大湖滨海生态旅游区(国家3A)的妈祖文化与高螺湿地公园构成滨海生态长廊。在文化长河中,西秦戏、白字戏等国家级非遗与明代方饭亭、清代骑楼街共同诉说岭南文化交融的故事。依托厦深铁路等交通动脉,这座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正通过咖啡庄园、锦鲤产业园等新业态,实现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的文旅跨越,成为红色教育、生态康养、文化体验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七、深圳市龙岗区:打造“有意思”的城市旅游体验
深圳市龙岗区坚持“城市中发展旅游”理念,围绕“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城区定位,充分发挥产业与生态、文化与科技的复合优势,推动城市文旅向年轻化、融合化、多样化发展,持续释放“有意思”的城市吸引力。围绕“趣龙岗·潮好玩”五月旅游月,龙岗区推出了涵盖明星演唱会、电竞比赛、水上龙舟、非遗展演等在内的50余场主题活动,并同步上线“凭票享福利”促消费计划——观众凭演出或赛事门票,可享受双层观光巴士免费乘坐、重点景区门票减免、酒店折扣、商圈购物优惠等系列体验,实现“看一场演出,畅游一座城区”。同时,龙岗还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推出“碳秘星球”“碳索星球”“碳寻美好”三大主题工业旅游线路,打通环保科普、科技制造、生态美学等多元内容,形成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工业研学产品体系。今天的龙岗,正以鲜活的文化气质和不断丰富的消费场景,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到深圳的第一场旅行”首选目的地,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大湾区文旅资源共建共享。
活动现场,各地文旅部门代表的精彩演讲赢得阵阵掌声。在文旅资源及产品、促消费优惠推介环节,各地纷纷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和优惠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会企业和游客的关注。有趣的互动活动让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宣传展位展示及导览互动环节,各地重点文旅企业及特色项目代表与参会者深入交流;区域文旅企业资源对接交流环节,企业代表们积极探讨合作模式,共同谋划文旅产业的未来发展。
此次“协作赋能·文旅共兴”活动为龙岗区与对口合作地区搭建了一个高效的文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各地文旅资源的互补共享和产业的协同发展。未来,各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深圳之窗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深圳之窗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