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实验学校至今已积淀 22 年国际教育深厚底蕴,校园依山傍海,景致清幽雅致,恰如 "青山四邻环翠影,云岚作伴草如茵" 的诗意画卷。学校特有的人文内涵与育人底蕴,以润物无声的美育浸润,赋予学子开阔的审美视野与从容的优雅气质,让成长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绽放独特光彩。
学校荣誉
2024年3月
深圳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2024年4月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2024年5月
宝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培育单位
2024年11月
宝安区教育数字化转型首批标杆学校
深圳市国际象棋特色学校
宝安区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创建学校
2024年12月
西安交通大学生源基地
2025年6月
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合作开展高级中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二、招生信息
招生对象
初一(六年级毕业生)
初二、初三插班生
收费标准
学杂费21000元/学期,住宿费5000元/学期,伙食费5000元/学期,不含代收代支费。
三、办学特色
浓厚的英语氛围
注重拓宽学生语言学习的时空,随时随地看英语、听英语、说英语,营造纯正的“母语式”英语学习氛围,为孩子后续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国家基础课程,学校还开设了诸如雅思口语、分层英语、ESL 外教英语等丰富的英语特色课程,另外还开设了 Cooking club 烹饪俱乐部等多种英语社团,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语言精髓,自信地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领会中国精神内核,为学生的成长赋能。
开放的育人模式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五育并举。多种社团全面开花,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构建多样化教育新生态。
跨年级项目化管理,全面发展。在严守制度底线(手机管控、作息时间、课堂纪律、仪容仪表等)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自我领导力培养,以学部集会为依托,开启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基于学生终身发展,聚焦 5C 核心素养。
跨区域校际交流,融汇中西。深入开展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合作,线上线下携手并进,构建国际化思维模式。
卓越的课程体系
学校国际初中班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与应用技能,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三年的综合学习为IGCSE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1. 全方位英语能力培训:我们坚信英语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2. 英语应用实战演练:我们鼓励学生将所学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IGCSE课程:我们开设纯正英国IGCSE课程,采用选课、分层、走班制。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经济、物理、化学、生物、商科、艺术设计、人工智能等。
4. 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我们提供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的选修课程与国际竞赛活动以及五大体系38个学生社团。
专业精湛的师资团队
学校国际高中拥有强大的中外教师资团队及专业的升学指导团队,学术课程与背景提升紧密配合,为学生冲刺世界顶尖名校提供无限可能。外教及海归占比50%,硕博团队占比60%,外教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等国家,双语教师100%。
中澳国际高中教职工团队
教师开展教学研讨
初中高中六年一贯制培养
中澳国际高中采用六年一贯制培养体系,初一初二依托 IMYC 国际中学课程体系,夯实英语能力与学科根基;初三无缝衔接 IGCSE 课程,高中进阶 Alevel 课程,构建连贯国际课程路径。全程双语浸润,深度对接国际评价标准,稳步提升学术实力与跨文化素养,助力学子从容迈入世界顶尖名校。
四、优质大学升学通道
22年的国际教育办学经验,中澳国际部高中众多学生被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多伦多大学、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墨尔本大学、伦敦艺术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录取。
名校见面会上,中澳学子与30所世界名校招生官亲临一对一深度对话
2025年,A-Level学生100%升读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顶尖院校,80%学生升读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顶尖院校,56.2%学生升读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顶尖院校。港澳台及外籍留学生更是100%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中国知名大学录取。
明星学生 陈可澄
香港大学(QS17)理学/爱丁堡大学(QS27)数学与统计学毕业生故事
毕业生陈可澄,小学一年级入读我校国际部,在十二年一贯制国际化培养体系中茁壮成长。
学术根基筑牢:在导师制的针对性指导下,学习能力跨越式提升,初中即获全球空间站挑战赛成就奖、英国物理奥赛全球铜奖,为高中全A*(A-Level 5A*)奠定核心基础;
综合素质绽放:通过校级英语拼写赛、深圳市演讲辩论赛等平台锤炼表达力(获21世纪杯全国二等奖),并担任班长、学生会干部,领导力初显锋芒;
国际视野启蒙:初中启航的跨国竞赛参与及科研兴趣,延续至高中阶段获香港大学等6所名校录取。
陈可澄坦言:"中澳开放的成长环境,让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有师长相伴、有资源可依。"
明星学生 夏川霖
夏川霖 哈佛大学(QS1), 创新与管理技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故事
六载中澳时光,她用旋律编织青春注脚;十载学术探索,她以跨界思维打破艺术与科技的边界。从中澳原创歌曲《最好的我们》里的少年意气,到哈佛i-lab实验室里的创新锋芒,夏川霖同学的成长轨迹,始终闪耀着“探索”与“突破”的双生光芒。
【音符里的启蒙:中澳校园的种子时光】
“当《最好的我们》的和弦在毕业典礼响起时,琴弦震颤的不仅是旋律,更是六年来在中澳埋下的梦想伏笔。”踏入中澳实验学校国际部初中,夏川霖在开放包容的土壤里找到了自我表达的钥匙——课堂上用音乐分析文学意象,课后抱着吉他创作校园故事,甚至在跨学科项目中用节奏编程诠释数学规律。“这里教会我不必困于单一赛道,”她曾在访谈中提及,“就像音乐需要多声部共鸣,成长也该是多元能力的和声。”这份对“跨界”的初感,为她后来叩开哈佛大学的大门。
优秀学子(部分)
五、咨询信息
招生办电话:
0755- 26849966转86006 张老师
招生办咨询接待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12:00
14:30—17:00
中澳国际初中-咨询热线:黄老师 0755-2684 9957 18129824706
扫码预约填报"国际初中班”
学 校 地 址:
宝安区西乡前进二路138号
(地铁12号线西乡桃源站A出口)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深圳之窗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深圳之窗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