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正文

张婧仪校服旧照刷屏:校服的青春,不该被“统一”定义

(来源:微博)

开学季的校园里,身着校服的少年身影是最鲜活的青春注脚。而今年九月,演员张婧仪的一组高中校服旧照意外引爆社交平台——照片中,她身着剪裁得体的校服,搭配简约百褶裙,眼神清澈、气质温婉。这组照片不仅冲上微博文娱榜榜首,更创下3000万+阅读量、4.6万条讨论的热度,评论区里“这才是校服该有的样子”“好校服能衬出青春本真”的声音刷屏,不少网友晒出母校的特色校服,掀起一场关于“校服与审美、青春与记忆”的集体共鸣。

(来源:微博)

这场全民热议的背后,藏着公众对校服价值的深层期待:它从来不是“遮身蔽体”的工具,而是承载校园文化、塑造审美自信、守护健康安全的重要教育载体。正如教育学家杜威所言,“用‘有准备的环境’塑造学校”,校服便是这一“环境”中最贴近学生日常的美育符号——它将学校的教育哲学、文化特质缝进针脚,让学生在穿着中潜移默化地感知美、认同美。

(来源:成都墨池书院小学、赣州市沙河中心小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的深入落实,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持续围绕“提升校服质量”“强化美育功能”积极建言献策,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湖北、重庆等地已成为美学教育的实践场,以校服为媒将美育融入校园日常。

(来源:无锡外国语学校、深圳仙桐实验小学)

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等多地校园开学季展新颜,用一场场别具特色的开学仪式喜迎新生,开学第一课、校园开放日、入学成长礼等活动精彩纷呈。优雅校服与庄重典礼相映成趣,每一个镜头都定格下成长的仪式感,成为新生入学记忆里的珍贵画面。师生目光交织成长期许,以点滴互动,书写校园里的育人温情篇章。这些真实鲜活的校园案例,不仅勾勒出校服的多元美感,更展现了学校情境教育的实质变化。

然而,正当各地校园因校服之美焕发生机时,辽宁沈阳一次看似不经意的校服选用模式冲上热搜,如石落平湖,激起全网讨论。#全市统一还是校服吗##沈阳全民票选校服背后有哪些隐忧##中小学校服投票数异常被质疑刷票##官方回应中小学校服投票数异常#等校服关联话题,一周内持续占据热搜榜单,引发2000万网友关注热议,“全市统一是否抹杀学校特色”“校服款式谁来决策”的争论不断发酵,折射出政策落地与家长诉求之间的现实落差。

(来源:微博)

这场“全市统一还叫校服吗”的全网讨论,不禁让人联想到此前“家长质疑校服质量被拘”的事件——表面看似是对校服外观、质量的评判意见不一,实则深处,是学生的校服穿着需求和自主决策在部分地区被压制、被轻视后,学生、家长等公众自发而出的必然呼吁。校服的价值内核,从来不在整齐划一的外表统一,而在于文化认同的精神凝聚;不在简单粗暴的管理功用,而在于润物无声的育人使命。

说到底,校服的设计、决策与管理,都应回归“守护学生健康与审美自信”的初心。这需要“市级监管”守住质量底线——明确面料安全、价格上限等硬标准;需要“校级自主”保留特色空间——让学校根据办学理念设计专属元素;更需要“学生主体”参与全程——从款式投票到质量监督,让青少年的声音被真正听见。唯有家校社协同发力,才能让校服既成为“安全的铠甲”,又成为“审美的镜子”,陪伴每一代少年在青春里“美美与共”。

张婧仪的校服旧照之所以动人,正因它照见了校服最本真的意义:不是千篇一律的“统一”,而是藏在针脚里的青春、审美与认同。这,才是开学季里最该被守护的“校服初心”。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深圳之窗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深圳之窗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张婧仪校服旧照刷屏:校服的青春,不该被“统一”定义

2025-09-03

攻守兼备,中银证券安弘债券演绎震荡市中的“平衡”智慧

2025-09-02

“寻找澳门街头美食家”以食为媒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2025-09-02

新房除甲醛别再走弯路!听室内环境专家说,最有效的就这几个!

2025-09-02

2025《戈·局》炉边对话即将于杭州举行

2025-09-02

从“种草”到“85亿消费”:抖音生活服务“明星+政企+数字化”三板斧,拆解南方暑期文旅爆发密码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