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正文

盲目跟风埋隐患:“一市一款”校服治理困局

“本以为统一款式能买到放心校服,没想到孩子穿的校服是从烟酒店买的。”9月,赣州家长刘女士的吐槽,道出了多地“一市一款”校服政策落地后的乱象。这项初衷为“规范市场、保障质量”的政策探索,在江西、黑龙江等地的执行中逐渐走样,从深圳模式的盲目跟风,到销售渠道混乱、产品质量滑坡,“统一”反而成了“失序”的推手。

上半年,四川、广东、辽宁、江西等省市相继采用“深圳模式”开展“一市一款”校服招标,引发诸多争议。据梳理,目前已有8省市在相关管理办法中提及该政策或启动款式征集,覆盖30余座城市——既包括辽宁、江西全省推行,也涵盖广东深圳、河源、佛山、江门,以及黑龙江哈尔滨、四川绵阳、湖北荆州、广西南宁、柳州等重点城市。然而,政策“扩容”的背后,是执行层面的普遍跑偏,江西的乱象尤为典型。

9月上旬,赣州网友“桃之夭夭”在抖音爆料,其在拼多多购买的“校园达人”牌夏装校服,仅穿一天裤装就严重起球,粗糙的面料让孩子皮肤不适。大江新闻记者介入后核实,涉事企业虽办理了退货,但类似吐槽在社交平台屡见不鲜:赣州家长刘女士表示“给孩子买的夏季校服看着轻薄,实则闷热,到处都是线头”,还有家长反映不同商家售卖的“同款校服”色差明显、反光标识样式不一。

南昌的校服质量投诉同样集中爆发。家长群、短视频平台里,“洗两次缝线就崩开”“校徽粘贴不牢,洗几次就脱落”“面料不透气,孩子出汗后浑身黏腻不适”的声音此起彼伏。按照政策要求,家长可自行在市场选购符合标准的校服,也可通过“江西省中小学生校服展示平台”获取正规信息,但现实中家长仍面临“选购难”困境——不少家长缺乏服装专业知识,面对线上线下繁杂的销售渠道,容易被低价仿冒品吸引。

“这给了仿冒品可乘之机,一些无资质厂商趁机仿制,导致劣质产品和我们的正规产品鱼龙混杂,家长们光看外观难以区分。”江西省中小学生校服展示平台的入驻厂商代表李先生有些无奈地说,“(无资质厂商生产的校服)是便宜几块钱,质量却有不小差别。甚至有无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不合规的面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多地统一校服款式虽强调自愿选购,但易形成隐性强制,“政府入围零售”模式可能导致垄断,架空学校选择权,边缘化家长与学生声音;部分地区举措与省级管理办法冲突,架空学校自主决策权,缺失全市家长意见征询机制;未明确现有校服处理方式,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还可能引发合同履约风险;7天设计征集周期违背行业规律,“小学与高中共用设计方案”忽视学生生长发育规律,且知识产权条款与国家导向相悖。

与这些乱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厦门的校服管理实践提供了“规范与温度并存”的样本。2023年,厦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服管理工作意见》,明确校服采购权下放至学校,打破“一区一款”的限制,允许“一校一款”。以双十中学为例,该校通过举办校服设计大赛,邀请师生、校友共同参与创作,最终入选的制服搭配校徽刺绣,被学生称为“想焊在身上的校服”。新规还规定,更换校服需半数以上家长同意,采购需三分之二家长表决,将决策权交还教育共同体。

如今,当“深圳模式”仍被部分地区视为范本时,一个核心问题亟需厘清:这种模式是否真的具备普适性?事实上,深圳推行全市统一校服,源于其亚热带气候、移民城市文化空白等独特条件,并非可复制的“标准模板”。唯有摒弃对“特殊模式”的盲目崇拜,尊重治理规律,贴合地方实际,才能使校服真正成为承载美育、守护健康的“第二层皮肤”,而非新的民生困扰。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深圳之窗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深圳之窗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盲目跟风埋隐患:“一市一款”校服治理困局

2025-10-16

从校服到市服:“一市一款” 新政引发的教育自主权博弈

2025-10-16

消费力狂飙的东南亚,正成为商家“出海”的首站

2025-10-16

组图:卫冕与新王!清城区干部职工足球赛洲心街队再次卫冕,政法系统队首捧奖杯

2025-10-16

教育部发布校服管理11条准则:厘清学校主体责任筑牢阳光采购防线

2025-10-16

"盈动全球"引领出海新路径,派安盈以立体资源助力中小企业深耕北美市场

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