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在东莞市长安镇图书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旨在推动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长安镇文化强市建设,进一步擦亮书法文化名片。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彦,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垂林、高景海,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晓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蔡国康,长安镇党委书记叶孔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洪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的开启。
开幕式上,高景海深情回顾了“南雅奖”自创办以来的辉煌历程。他指出,“南雅奖”作为广东省最具学术性、艺术性、原创性的书法品牌,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展示广东书法创作水平、推介艺术人才、孵化精品力作的重要平台。该奖项始终秉持引导广大书法爱好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理念,在培养和挖掘广东书法人才、推动书法强省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杨晓棠对“南雅奖”永久落户长安表示高度赞赏。他表示,这一奖项不仅推动了长安在文化强镇征程上的更好发展,还引领市民和更多年轻人热爱书法、篆刻和文化,为长安乃至东莞的文化繁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雅奖”作为广东省书法篆刻的最高政府奖项,由长安镇与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自2006年永久落户长安以来,每三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享誉省内外、凝聚广大书法家向心力、集中展示当代书法艺术精品和展示长安文化形象的重要品牌。
据悉,2024年4月,第八届广东省“南雅奖”书法篆刻展正式启动征稿,面向全省征集了近3800件书法篆刻作品。经过作品评审、作者面试等环节的严格筛选,最终评出入展作品金奖2名、银奖5名、铜奖12名、入展162名、入展提名64名。这些获奖作品不仅展示了书法家们精湛的技艺,更体现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本届“南雅奖”金奖获得者之一的钱志鹏在分享获奖感受时表示,首次参赛让他收获颇丰。通过学习对比其他作品,他对书法的理解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希望以后能在作品创作上更上一层楼。
肖洪在发言中指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南雅奖”已成为全省书法篆刻爱好者交流书法、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也是长安点亮城市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接下来,长安将持续抓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深化文化强市建设,全力办好每一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持续打造“天翼长安心智生活”城市品牌。
篆刻艺术家施骁也出席了本次活动。施骁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篆刻艺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在篆刻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积极投身于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播事业。2014年,他带领学生创作了珠海市首部立体动画片《竹君子》,并在珠海华发商都国际影城举办首映式,展现了他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多元才华和创新精神。施骁表示,参加此次“南雅奖”书法篆刻展,不仅是一次艺术交流的机会,更是一次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他期待未来能与更多书法篆刻爱好者共同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
近年来,长安镇围绕“文以化人 长乐安宁”的文化核心理念,以“思想引领+文化供给”为主线,以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导向,高位推进文化强镇建设。通过打造一批高颜值、高水平的文化空间,如“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长安书苑、“莲花山下·莞”等,长安镇持续擦亮“南雅奖”“选堂奖”“莲溪书香节”等一系列文化名片,以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让书法艺术的芬芳在长安镇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广东省书法篆刻艺术的最新成果,也为广大书法篆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此次展览,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书法篆刻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深圳之窗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深圳之窗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