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接诊一位13岁女孩,小小年纪竟确诊为2型糖尿病,追问病史时发现她每天喝1-2杯奶茶或含糖碳酸饮料,出现症状已有半年之久。住院予以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后,女孩康复出院,但18岁之前可能都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并注意自我血糖监测及规律随诊。
今年暑假,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走进一对母女,医生原本以为是女儿陪着妈妈来看诊,没想到,是女儿坐在了椅子上。
女孩小齐(化名)刚满13岁,2天前突然腹泻腹痛,妈妈带她去附近医院看急诊,医生诊断为“胃肠炎”。当时测指尖随机血糖为21.9mmol/l(参考上限应<11.1),是一个很高的数字,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小齐妈妈很吃惊,怎么都不愿意相信,觉得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之后去社康查空腹指尖血糖为15.7mmol/l(参考上限应<6.1),尿葡萄糖4+,看着化验单,不用医生解释,妈妈也知道真出大问题了,赶紧带着小齐来到深大总医院,挂了内分泌科的号。金明月医生看到两次血糖结果,明确告诉妈妈,这得住院了。
金明月医生在门诊中(资料图片)
小齐被收入住院部后,内分泌科李怀智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原来小姑娘半年前就开始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日饮水量约2L,尿量与之相当,间断还有头晕,可一直没有重视。住院查糖化血红蛋白为11.9%(参考上限应<6.0),这提示患者至少近3个月血糖处于很高的水平,不管根据国际还是国内指南,指标均达到了需要胰岛素降糖的程度。治疗过程中,医生还发现小齐尿酸高、肝功能受损、脂肪肝,排除了饮酒、肝炎等原因,考虑肝功能受损与脂肪肝有关,而脂肪肝又与糖脂代谢异常有关
小齐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胰岛功能检查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最终确诊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为什么会出现在13岁小姑娘身上呢?李怀智医生一边治疗,一边努力寻找根源,在详细追问病史时,了解到小齐平时的饮食习惯,基本上每天至少1-2杯奶茶或含糖碳酸饮料。长期摄入大量糖分和添加剂,平时很少运动,小齐身高156厘米,体重却有130斤,已经妥妥超重。这些大大增加了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的发生风险。
小齐住院后,医生予以胰岛素泵强化降糖,严格指导饮食、运动,血糖很快下降。经过10余天的治疗,小齐各个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内分泌科李强主任带领团队查房
在制定出院降糖方案时,医生“犯了难”,降糖药物很多,有口服药和皮下注射药物,可小齐是封闭式住宿学校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很多降糖药缺乏未成年人临床研究数据,最终她能使用的只有胰岛素。
三餐前、睡前要自己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每顿饭要注意饮食要求,日常加强运动,并且要注意自我血糖监测及规律门诊随诊,否则都可能出现血糖波动或相关并发症。
内分泌科医生很感慨,18岁之前可能都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13岁的小姑娘将要付出很多、放弃很多,才能维持平稳的血糖。如果小齐能早一点了解健康常识,平时不喝那么多甜饮料,就不用面对这样的困境了。
据金明月医生介绍,近3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约10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而且逐渐年轻化,大多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也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若总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长期能量过剩,就可能增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症等慢性疾病发生风险。短时间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长年累月的慢性损伤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肝肾损伤、失明、截肢等非常严重的后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通讯员:赵慧娟 王苏琦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深圳之窗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深圳之窗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