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老年人健康照护问题一直是我国及我市最为重视的领域之一。为提高我市老年人健康水平,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我市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试点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和干预试点项目,项目由市卫生健康委领导,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和具体实施,我市宝安区、龙华区为项目试点区,项目涵盖宝安区中医院、松岗人民医院、龙华区人民医院等所辖的20家社康机构。
早期发现功能受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延缓失能(失智)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躯体功能轻度受损和认知功能轻度受损的老人是该项目重点关注的高危对象,而筛查出高危老人是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的第一步,目前此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项目组总结出以下几条工作经验:
迅速组建调查队伍。
市慢病中心和宝安、龙华区慢病院项目工作人员积极参与项目培训,反复模拟预调查,迅速组建成一支年轻、善沟通、乐交流的专业调查队伍,与试点社康中心负责人密切配合,积极维护现场秩序的同时开展高危老人筛查及基线调查。
充分利用线上工具。
面对失能、失智高危老人筛查率低这一难点,为加大前期动员,提高筛出效率,市慢病中心提前录制初筛指导视频、制作线上初筛问卷,通过社区交流群、家庭医生群等渠道招募老人及家属开展自我筛查,并集中预约目标对象前来体检,大大提高了高危老人的筛查效率。
积极协调现场初筛。
为减少空腹前来体检老人的等待时间,调查团队每天早上七点四十之前到达体检现场,与社康工作人员沟通协调,快速准备调查物资,提前熟悉体检项目,对接初筛及体检流程,双方密切配合,积极引导老人参与项目初筛并完成各项体检项目。
灵活开展问卷调查。
为全面了解老年人躯体功能、认知状况、生活方式、膳食营养等多方面信息,为高危老人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国家项目组特制定长达40余页基线问卷,为保障收集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有效性,完成一位老人调查的平均沟通时间为2小时,调查员采取伴随老人参与体检,提供指引帮助的同时收集问卷信息的方式,不仅赢得老人的积极配合,还增加了老人及家属对社康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和紧密协作下,项目组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对16个试点社康共696名参与体检的老人开展失能(失智)筛查,对355名高危(失能高危:176名,失智高危:179名)老人进行基线调查。此后还将陆续对部分高危老人进行干预指导,深圳市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项目的顺利开展是我市应对老年人重大疾病挑战、提高我市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积极尝试。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