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赋能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丁明磊 秦铮 石敏杰集多年科学技术发展研究、实践及科技创新规划编制经验,以战略视角系统解析新质生产力)
作者:丁明磊 秦铮 石敏杰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开本:16开
页数:272页
装帧:平装
定价:69.00元
ISBN:978-7-5217-6827-5
编辑推荐
·本书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相较同类书更加科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新质生产力。本书是站在科技创新的角度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更加本质的剖析,基于作者背景,本书更侧重构建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响应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要求,书中除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内容,还涉及人才、教育等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为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见解与智慧。
·作者供职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隶属科学技术部,作者长期从事国家、部门、地方科技创新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背景权威,对于相关话题的解读更加深入、透彻。
作者简介
丁明磊,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国际科技关系与创新合作。近十年,参与了国家、部门及地方科技创新规划的研究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以及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国际科技合作等多项重要文件和政策的研究起草工作。
秦铮,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科技强国、科教融合、科研范式变革、创新文化建设等。长期从事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等工作,多次参与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石敏杰,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曾任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室主任、腾讯公司数据安全部高级经理,主要研究领域:科技管理与产业规划、数字经济。参与多项人工智能、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相关政策研究和文件编制工作。
内容简介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演进逻辑和大国博弈的底层逻辑。
本书揭示了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条件下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就是创新,立足当下,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需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通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面向未来,我们要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以及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以中华文化为基,推动科技向善和人的全面发展。
目录
前 言
第一篇 认识新质生产力 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
第一章 认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
国家走向强盛的历史逻辑
科学技术发展的演进逻辑
大国战略博弈的底层逻辑
第二章 以科技创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
系统谋划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第二篇 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第三章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涵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标志
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章 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
打造三类未来“新”产业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
以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产业创新发展
第五章 以新技术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发力点在新技术
加快新兴技术识别和培育
探索新兴技术包容审慎的治理机制
加快新兴技术转化形成经济价值
第六章 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以前瞻性制度设计全面释放创新活力
第三篇 激发新质生产力 开拓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第七章 以科技创新支撑扩大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有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
扩大内需对科技创新的要求
科技创新支撑扩大内需的机制
科技创新推动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
第八章 推动科研范式及组织方式变革
历次技术革命都会形成新质生产力
范式变革是推动技术革命的根本力量
当前科研范式已进入新一轮变革周期
多措并举推动科研范式和组织方式变革
第九章 实现更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扩大开放合作
加强国际开放合作的制度设计
扩大国际开放合作的重点领域
加强开放合作的科技外交策略
第十章 推动科技向善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目的:科技永远服务于“人”
新质生产力是解放思想的生产力
在文化传承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摘:
打破常规 :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挑战标准化、单一化、权威化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科技环境,较大程度上受到了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的影响。这些因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便捷度,但过度的依赖与坚持却可能使我们陷入思维的既定模式,使我们的行为变得机械化和固化,而这并不利于新思维、新行为的产生。这种科技发展模式,实质上是对思维的权威化和单一化的强化,这不仅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更可能使我们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和社会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并做出改变,找到改变这种现状的新路径。
首先,需要挑战现有的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的思维模式,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视角去看待科技创新。不再受限于某一种“正确”的模式或标准,而是应该鼓励各种创新的尝试与探讨,即使这些尝试在一开始可能看起来“非主流”或者“违背常规”。
其次,需要挑战权威化和单一化的思维模式,尊重多元与差异,鼓励批判性思考,尊重个体的创新精神和行为。只有在尊重差异、承认创新百花齐放的环境下,才能培育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打破当前科技创新的瓶颈,推动科技创新的真正进步。
最后,需要找到新的科技创新路径,关注科技如何帮助我们绕过或者超越这种标准化、权威化和单一化的制约,寻找多元化、开放性的创新模式。这涉及如何在现有科技基础上创新,同时包括基于全新的视角和理念的颠覆性创新。
这样的科技创新,需要我们容忍并鼓励试错,创建开放包容的环境,允许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碰撞产生火花,从而形成真正新颖、富有洞察力的观点。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并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此外,我们还需要构建培养创新思维和行为的社会环境,包括学校、企业、政府等领域。比如,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企业需要鼓励员工提出新的创意和尝试新的方法,政府需要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
达到这样的目标后,科技、思想和行为的创新将促使我们解锁并发展新的生产力,推动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更迅速、更深远。总的来说,挑战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权威化和单一化的思维模式,是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任务。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