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青少年财商教育,切实提升初中生互联网支付安全防护意识,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战略部署,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在全市统筹发起“金融为民”暖心工程,落实集团、总行、分行党委统一部署,光大银行深圳分行联合深圳市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推动金融教育精准落地校园。10月22日,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消保专员马晓婷走进红岭教育集团石厦中学,为初中学生带来“认识互联网支付安全”主题金融知识课程,以生动易懂的讲解、贴合生活的案例,帮助青少年厘清支付安全边界,掌握实用防护技巧。

课程开篇,消保专员以“支付方式的演变史”为切入点,从古代的以物换物、贝壳货币,到宋代纸币、近代银行卡,再到如今普及的互联网支付,用时间脉络串联起金融支付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们直观理解互联网支付的由来与时代意义。“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到‘手机轻轻一点完成付款’,支付方式的便捷化背后,也藏着需要我们警惕的安全细节。”讲师在讲解中自然引出“什么是互联网支付”的核心内容——即客户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为后续安全知识讲解奠定基础。
针对初中生日常高频接触的支付场景,消保专员马晓婷结合生活实例,详细拆解互联网支付的应用与形式。她指出,互联网支付已渗透到购物、乘车、饮食、就医等生活方方面面,当前主要通过智能手机、银行卡完成,数字人民币、扫码支付、人脸支付、NFC免密支付等多样化方式,在降低现金使用频率、提升支付效率的同时,也对安全意识提出更高要求。课堂上,消保专员通过提问互动“大家平时用手机支付时,会注意支付页面的哪些信息?”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强化对支付场景的认知。
“支付账户实名制是互联网支付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课程中,重点解读《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明确支付机构需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不得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她结合学生身份特点,详细说明实名制注意事项:需使用本人真实身份证件开立账户,完整登记姓名、国籍、证件号码等身份信息并留存证明材料;若身份信息缺失或证件过期,需及时更新,否则可能导致提现、转账等功能受限。通过法规解读与实操提醒,让学生们明白“实名制不是约束,而是对账户安全的保护”。
在讲解互联网支付“方便、经济、高效”三大优势的同时,消保专员也着重强调其“双刃剑”属性,通过典型诈骗案例警示风险。她提及,曾有不法分子借特殊时期注册仿冒账号,利用公众信任转移至封闭社交群收款,隐蔽性极强。针对青少年易接触的支付场景,讲师提醒学生警惕“仿冒公益收款”“虚假福利兑换”等陷阱,引导大家树立“不轻信陌生支付链接、不随意透露账户信息”的安全意识。

课程尾声,学生们围绕“日常支付安全小技巧”展开热烈讨论,不少学生分享自己的支付经历与感悟。“以前只觉得扫码支付很方便,今天才知道要确认支付对象、检查页面安全性。”一名学生表示,课后会把学到的实名制要求、安全支付要点分享给家人,共同守护支付安全。
此次课程是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深化青少年财商教育的又一实践。依托专业消保团队,分行持续聚焦青少年金融知识薄弱点,将“互联网支付安全”“反诈防骗”等实用内容融入校园课堂,通过“生活化讲解+互动式教学”提升教育实效。截至目前,分行已在深圳多所中小学开展财商课程,覆盖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形成体系化教育模式。
未来,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将继续丰富青少年财商教育内涵,围绕互联网支付安全、理财基础等主题开发更多特色课程,联动学校、社会机构扩大教育覆盖面,以专业金融知识赋能青少年成长,为构建全民金融安全生态、守护青少年金融未来贡献“光大力量”。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