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9月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持续处于高位
11月27日电,中国贸促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一期经贸摩擦数据,数据显示,9月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继续处于高位。从综合指数看,9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6,持续处于高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增长7.9%,环比下降15.6%。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印度、美国和俄罗斯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已连续15个月居首。
国家统计局:进一步扩内需、优结构、育新能 推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动能焕新
11月27日电,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表示,下阶段,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的背景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精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各项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扩内需、优结构、育新能,推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动能焕新,不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央行副行长陶玲:金融体系要在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协调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陶玲在学习时报刊文指出,“十五五”时期,金融法治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其中,从国内形势看,金融体系要在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协调平衡,金融法治要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将快速发展的数字金融、互联网金融等创新活动及时纳入法治轨道。
中国银行完成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发行
11月26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该行于2025年11月24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为600亿元人民币的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并于2025年11月26日发行完毕。本期债券为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为60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2.16%,在第5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工信部:用约5年时间,推动消费品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动态平衡
11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谢远生表示,目前消费品部分领域供需结构性错配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国内首饰、箱包、化妆品等领域的高端品牌还比较少,新旧动能转换仍在路上;适应居民品质化、个性化需求的新产品,创新应用和供给不足等。《实施方案》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以上供需错配问题,持续优化供给端供给侧结构,推动加大资源投入和工作力度,有望用5年左右的时间,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动态平衡,让老百姓畅享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