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正文

创·十年 投·未来|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隆重开幕

百川赴海创十年,千帆竞发投未来,10月26-27日,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于南京丰大国际大酒店盛大举行。齐聚行业领军企业和顶尖智慧,关注全球医药研发最新动态,聚力共赢,共启新程。

十年征程,创新永续。今年以来,政策春风持续吹拂产业,BD交易屡攀新高,国际会议上中国临床数据、中国原创靶点愈加受到关注。大会以“创·十年 投·未来”为主题,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历史节点上回顾中国医药创新事业十年峥嵘,共绘产业新蓝图。国内外投资机构、创新药企及研究院所等百余家机构齐聚一堂,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媒体等两千余人共襄盛宴。

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驻会副会长冯岚主持,本届大会正式开幕。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浦口区委书记陆卫东表示,近年来,新区持续深耕生物医药产业,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南京生物医药谷,构建“学、研、产、用”四位一体、全链贯通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不仅是汇聚前沿智慧、洞察研发趋势的高端平台,更是衔接政策突破与资本融合的重要桥梁,衷心希望各位嘉宾通过本次大会发表真知灼见、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真正实现以会促创、以会引智、以会聚才。诚挚邀请各位走进新区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在这里创新创业、投资兴业。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副会长、先声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晋生代表主办方向现场参会观众表示欢迎。他表示,十年沧海,大会有效助力政策赋能,加速中国医药创新的国际化进程,见证了中国医药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任晋生指出驱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提档升级、持续发展的三大动力:一是“仿制药消创新药长”的调整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二是我国独具竞争力的“人才优势”和“工程师红利”;三是企业和耐心资本的投入;加上市场、创新生态以及政策环境的优化,生物医药创新与投资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机会。本届大会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布局的交汇点,任晋生呼吁以本届大会为契机,以项目握手,用数据对话,促进优势互补,用共赢合作凝聚生命科学领域创新发展的伟大力量。

百济神州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中亚及南亚区总经理单国洪主持大会主题报告阶段。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曹雪涛围绕“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战略思考与实施路径”展开讨论。曹雪涛简要回顾了专项实施的历程与成效,以及创新药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阶段专项的组织实施已于今年顺利开展,与上一轮新药专项接续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药物研发将完成从侧重品种研发向建设新药创制能力带动品种创新;从针对10类重大疾病向根据我国疾病谱变化和市场机制失灵疾病统筹布局等一系列转变。曹雪涛详细介绍了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布局重点及组织管理模式,鼓励企业研发关注重点课题。对于专项的长远发展,曹雪涛表示,到2035年,预期建成自主可控、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突破一批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新药创制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最终成为世界新药创制中心和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为全球生物医药发展贡献中国力量等目标。

传染病始终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饶子和教授带来“病原体与大健康:小分子药物、疫苗、抗体——从传统路线到新技术突破的创新发展”主题报告,分享了他数十年来在传染病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领域的重要成果与思考。饶子和回顾了其团队在抗击“非典”和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重要突破:成功解析出SARS病毒主蛋白酶结构并筛选出广谱抗冠状病毒抑制剂,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爆发初期迅速解析出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结构,向全球305家机构无偿分享数据和该酶的表达质粒。此外,他还展示了在流感、艾滋病、手足口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疱疹以及非洲猪瘟疫苗等领域的重要成果。饶子和指出,当今病原学领域面临的风险复杂性显著提升,新药创制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上述成果展示了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可行路径与巨大潜力,扎实的基础研究将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源头支撑。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资深会长、首席专家宋瑞霖以“全球变局下中国医药创新产业格局重塑中的新机遇”为题展开讨论。回顾中国医药创新崛起的历程,宋瑞霖表示,当前,创新药行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同质化竞争的内部矛盾,转为中国医药创新快速崛起与美国维持生物科技创新领导地位之间的外部矛盾。在当前地缘政治下,完善国内市场环境、做强国内大循环迫在眉睫。他介绍,解放思想、聚焦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药品支付制度进一步改革的主旋律。宋瑞霖建议,应以真实世界研究为抓手建立临床角度下的药品支付标准调整机制;从法律角度建立商业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市场化的商业医疗保险为突破口,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以香港为突破口,打开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核心,推动建立产业国际双循环发展机制。医药创新产业不仅是民生的保障,同样可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医药创新产业要形成投入-回报的良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大会主题讨论第一阶段“创十年,砥砺铸新章”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资深会长、百济神州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晓滨主持。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军,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副会长、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殿波,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张连山,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官朱义以及思拓凡中国总裁李蕾参与讨论。

从跟随式创新走向源头创新,从本土布局到全球突围,结合十年医药创新蓬勃发展史,为未来的创新研发指明方向。专家们表示,创新药研发应与临床一线严密结合,当前,中国创新已从新分子发现迈向新靶点、新理论突破的关键阶段,未来中国源头创新贡献度将远超预期。企业要具备耐得住寂寞的创新精神,立足本土市场,通过“借船出海”逐步走向“造船出海”,在政策、资本、技术与临床协同推动下,中国创新药将在未来十年迎来更高质量的全球化发展。

“创十年,砥砺铸新章”主题讨论

大会主题讨论第二阶段“投未来,翱翔拓新程”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资深会长、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主持。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副会长、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俊;映恩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朱忠远;华平投资董事总经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联席总裁方敏;德福资本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振福;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许小林;香港交易所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上市发行服务部主管张书明参与讨论。

投融资环境改善,市场重归活跃,在场专家表示,中国科学家正实现更多0到1突破,未来十年成果将加速涌现。我国在人才储备、临床体系等方面已具备全球竞争力基础,围绕临床未满足需求进行差异化创新是未来竞争的关键,企业要注重融入全球产业链合作,通过合作优势互补。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人才红利、临床能力与资本支持的多重助力下,中国医药创新将在全球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投未来,翱翔拓新程”主题讨论

十年磨一剑,扬帆正当时。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中国医药创新产业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大会充分展现了我国医药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成果,为产业未来十年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坚定信心与强劲动力。面向未来,中国医药创新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大会也将持续助力产业深化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加强全球资源整合,共同谱写中国医药创新的新篇章。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深圳之窗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深圳之窗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创·十年 投·未来|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隆重开幕

2025-10-27

安美和亮相第27届中燃协海南展,引领燃气美装新趋势

2025-10-27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香港高等教育及升学博览会2025”11.23深圳开展

2025-10-27

为创作加冕!贵州习酒2025短视频创作大赛圆满收官

2025-10-27

“日行万步” 线上活动25日启动报名!谁会成为“深圳优秀健走达人”?

2025-10-25

腾讯ima一周年,知识库文件数量破2亿,可通过agent能力生成报告和播客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