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习近平总书记以殷勤嘱托激励着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阀匠团队的成员们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践行执着专注努力,在阀门维修领域上,把很多企业没有关注的微小细节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深圳市南山区校内的格物园A座实训室,团队负责人刘世鸿带领团队从前一天19点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产品搭建,直至所有团队成员结束工作,已经是第二天凌晨5点了。一如既往,结束后他们将一起吃早饭,前往教室学习第二天的课程。“专注与精益求精”正在他们的身上留下“工匠精神”的印记。每日课后,阀匠团队的成员们分别对硬件组装和软件终端都细心调整着,每个部件的研磨、每个尺寸的衡量、每个程序模块的测试都不容有误。“研磨机是阀门维修的‘中枢神经’,任何一点问题都可能影响研磨效果,必须确保没有隐患。”刘世鸿告诉记者,“团队目前的任务是控制压力和研磨后粗糙度,提高研磨成效。”
“阀门维修领域上,我国还处于粗放发展状态,技术装备落后。”阀匠团队技术负责人屈佳帅通过宣讲,耐心地与对阀门行业感兴趣的新生交谈,“加入我们,拥有一技之长,我们一定能够在阀门维修领域崭露头角。”阀匠团队走进比赛社团和班级,既鼓励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志之士加入。
阀匠团队的指导老师、高级工程师张保民作为产研合作导师来到校园工作站,将行业需求和痛点反馈给学校项目组,并一同研究解决方案。作为已经有20年工作经验的行业工程师,他带领着阀匠团队开展可行性分析和试验工作,为项目落地排除了诸多障碍。张保民始终坚持创新工作方法,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不断努力。相较于国际目前的领先水平,团队自研研磨机设备维修时间缩短了3小时。
从一块法兰盘、一个阀门的研磨,到特种领域的应用、世界龙头企业技术的研究,阀匠团队为技术进步贡献了自己的青年力量。从一枚枚螺丝钉到一个个焊点,从成千上万次练习到研磨精度控制在微米级,阀匠的团队始终初心不变,使命担当,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他们必将愈磨愈精,成栋梁之材。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深圳之窗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深圳之窗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