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专栏>>老龄健康专刊>>正文

探寻端午节的文化根源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追溯其文化根源,众说纷纭。大略归纳了一下,约有十余种说法(不完全):

1、源于纪念屈原说(此说流传最广)

2、源于纪念伍子胥之说(此说流行于吴楚两地)

3、源于纪念孝女曹娥之说(此说流行于浙江会稽一带)

4、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之说

5、源于恶月恶日之说

6、源于龙的节日之说

7、源于夏至之说

8、源于迎涛神之说

9、源于纪念介之推之说(此说流行于山西一带)

10、源于道教祭“地腊”之说(道家的“三元五腊”之一)

 …………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记载,传统文献中叙述极少。那么,中华民族“端阳文化”的原始动力和文化根源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去探本溯源。

一、五行纪元  端午字义

端,有四种意思----

一为正、直之意,端午,即是正午。

二为初始之意,或事物的两头、两端、开始和结束。《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说文解字》亦有:“端,物初生之题也”。

三指事物(天时)的阴阳两极“子”与“午”之两端。

四为事物的状态达到“顶”、“极”之意,端午即是“午”之“顶端、极端”。

古代纪元法,通用传统阴阳五行学的天干地支,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气运变化,以天干地支作为符号来诠释天地运化的规律与奥秘。无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皆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午,方位为“正南方”,五行的性质属“阳火”。在纪年上为午年(午在十二生肖中属马),在纪月上为农历午月(农历新年的正月不是用“子”来表示,而是以寅为首,立春之日起就是寅月,寅为一年的开始。从寅按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是“午月”。),在纪日上为午日,在纪时辰上是午时。

二、东方七宿  龙行中天

远古的圣贤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发现在广袤无边的苍穹中有许多奇妙的星群,他们分列于东、南、西、北四方,遵循黄道(太阳运行的轨道)而布局有序、运行有律,随着方位的变化而产生一年四季的交替,并预兆着世间万物的吉凶福祸。

古人依据这四方星群的形状、特点、灵应和对万物生化的影响关系,将之命名为“东方苍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这四方星象阵群中,每方星象阵群有七位主要星宿来主导秩序,四方共计有二十八位星宿。二十八位星宿又各自统领着这个世界的无数星群,形成了灿烂星河中的重要组成。他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星象学中的“四象”“二十八星宿”。星象学源于远古圣祖,其产生的时间太久远,已无法考证。后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三才交感。

古老的周易文化中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后天八卦以坎离定南北,坎北离南为序(上为坎为水,下为离为火。注:古人的方向以座方为上,直面之向为下。)。如果把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叠合观照,后天八卦的正南对应为先天八卦的“乾”位(乾为天),即为“天”。在《易经》中,以八卦为基础又两两重合而构成六十四组重卦。重卦“乾”,由上下两个乾卦重合而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阳爻组成。爻是要从下往上数,而阳爻又以“九”代称。(请见图)

微信图片_20200603091835.jpg

值仲夏端午之日,东方青龙七宿星象阵群(又称苍龙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自农历二月二在东方“龙抬头”之后,运行至正南中天方位(即先天八卦的乾位)。此时,青龙在季节上正应合了先天乾卦的第五爻(又称“九五”阳爻),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爻中的位置,是为“得中”。从重卦乾的总卦来看,“九五”阳爻处于奇数五的位置,处“九五之尊”(传统文化认为九五之位是人君的象征,乃帝王的尊位)。天地之数有九,五居正中,若峰在其之巅,具鼎盛之势,不偏不倚,是为“得正”。《易经·乾卦》九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唐代学者孔颖达先生亦曰:“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飞龙在天……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故乾卦九五爻不仅具“得中”“得正”“居乾天”之位,更现神龙飞天大吉大利之象。《易经·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端午之日,五五之数交于午,乃符河洛天数,故名阳重。端午日,是继二月二龙抬头日的延续和飞升。青龙腾空中天,天地一片朗朗纯阳之气,吉祥太和,故一直有 “端五节”“端午节”“端阳节”“中天节”之称。

上古以农历午月午日为端午,故又名 “重午”。后随着历法演算变化,将端午节定于五月初五日,故又名“重五”,时间约在每年的芒种或夏至前后徘徊。

端午,是每年继“龙抬头”“清明后”又一个天清地宁的时令,充满智慧的古人当然认识到这个天地垂吉的美好日子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这是人神沟通、上下交感、增福添吉的最佳机会,自然要快乐而恭敬地开展并演绎一系列祭祀、祈福、驱邪、禳灾的活动。于是,在这个祥和的时日里应缘而生出各种应时应节的喜庆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

据载,古人在端午节期间举办的各项活动,是从五月初一起就开始了,以五月初一日为端一,初二日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甚至有延续到初五日端午节过完后的几天时间里。宋代陈元靓先生在《岁时杂记》载:“京师人自五月初一日,家家以团粽、蜀葵、桃柳枝、杏子、林檎、柰子,焚香或作香印,祭天者以五日。”

三、东方青龙  民间演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龙为四灵(龙、凤、龟、麟)、四圣(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之首。《淮南子·卷三》记载:“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青龙以木德而尊,对应春季,位居东方昊天,是吉祥、权威、地位、福禄、康寿的象征,几乎涵盖了一切人间吉利美好的愿望。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龙”文化的起始,正是源于此。东方青龙居天,掌天地生化福安;大地神龙居水,司人间行云布雨。东方青龙七宿之首为“角宿”,属木,为东方青龙之角(有两颗星如苍龙的两角)。有诗曰:“角星造作主荣昌,外进田财及女郎,嫁娶婚姻出贵子,文人及第见君王。”角宿既为龙角,乃斗杀之首冲,又多凶,故又有诗曰:“角宿值日不非轻,祭祀婚姻事不成,埋葬若还逢此日,三年之内有灾惊。”

粽子,外形模仿龙首、龙角,古称“角黍”,原料以黍米为主,后多用糯米包裹,称粽子。包裹粽子的外衣,由于南北差异和取材的需要,有用芦苇叶、玉米叶、菰叶(茭白叶)、芭蕉叶、柊叶、荷叶等,更多用竹叶,尤以用竹叶为正宗(竹叶又分箬竹叶和竹叶两种)。粽子外叶,古民俗以“五彩丝”缠之。《太平御览》引载:“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糉字拼音zòng,笔画多同“粽”字。

竹,在文人墨客眼中是高雅、虚怀与气节(青翠挺拔、凌霜傲雪,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象征,古文人早就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情怀。在传统文化中,竹子与龙有着神秘的缘合关系。竹之幼小竹笋,别名“龙孙”,乃感东方青龙七宿变化之地灵生物也。二月二日龙抬头,竹笋破土节节高。在道教文化中,把竹视为 “灵草”,具有送子、驱病、延寿和祈雨的神秘力量。据载,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季夏,京兆大旱,韩愈曾向竹林神求雨,作《祭曲江龙》和《祭竹林神文》二文。

竹叶长青,翠绿清香,俨如青龙之色;糯米与竹叶合成佳品,绵软香粘,意犹未尽。粽子,既是人间众生行祭祀大典的一种生动良好的供品,也是先民们向上苍青龙七宿和人间江、河、湖、海、井诸神龙祈福纳祥的一种恭诚敬意的表达。千百年来,尽管其内在食材除主料外变化不穷,但其外形一直延续着龙角粽子的精神,包裹着人间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期望与追求。

龙居水,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舟,仿龙形而行之于水,献典祀而载负于舟。龙舟源于献祀的需要,经过了从龙舟献祀到乘龙舟献祀,然后从划龙舟祈福再演化到赛龙舟人天共乐……龙舟与龙角粽子,成了中国先民天人感应、天人合德、天人和谐的载体,承载着端午文化的主体内涵和精神符号。

中华民族“端午节”文化的兴起,根源于古人奉天承运对东方青龙七宿和天地神龙的祭祀与祈福,是古人祈愿降吉禳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追求美好生活的实义体现,诠释了传统文化敬重天地、顺应自然、融合造化的人文文化。

太阳在黄道运行,形成了人间的四季,春、夏、秋、冬对应了青、赤、白、黑四道(加运行之黄道,合五道。),而民间就有“五色线”辟邪的出现。五色线,又名“五色缕”“五彩缕”“五色綖”“长命缕”“续命缕”“朱索”“百索”“辟兵缯”等,以五色(青、黄、赤、白、黑)之细丝揉成的线缕。东汉应劭先生《风俗通义》载:“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缯。” 清代顾禄先生《清嘉录》有:“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五色线与佛教也有较深的渊源,又称“五色綖”“五色缕”“五色绳”“五色丝”“金刚线”等,经过高僧咒语加持和开光后成为法物,具有避兵劫、治病驱邪、吉祥平安之效。

中国老百姓情有独钟的重要食品饺子,古称“龙耳”;中国老百姓日常食用的馄饨,古称“龙眼”;中国民间立春期间食用的春饼,古称“龙鳞”;中国老百姓日常食用的面条,古称“龙须”;中国老百姓天天食用的主要粮食米饭,古称“龙子”……从传承至今的食品古名单上不难发现,我们今天所享用的一切主要食品都源于远古先民祭祀上天诸圣灵的供品,他们把最好的食物用最虔诚的心敬献给上苍。上苍也没有亏待他们,也用最好的爱护、食品和垂赐回馈给她的子民,让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走向文明……《道德经》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诚斯言也!

所以,中国人沿袭的任何传统节日、民俗、饮食和日用沿习,都不是凭空产生,必有其实义文化的根源。端午节文化,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四、端午阳极   夏至昼极 

远古时代的古人,依据日月运转规律和天地阴阳二气运流转的实象、实义制定历法,细划出了十二个月和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和生活。我们的祖先又将每个节气划分为“三候”,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计有“七十二侯”。古人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将每个节气的“三候”和一些特殊现象分别起了名字,用来简洁明了地表示当时的天气特点。如五月的芒种:初候,螳螂生;二候,鹃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又如五月的夏至:初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约在每月的新历6日、12日,下半年约在每月的新历8日、23日,前后相差不过1至2天。在中国传统的农历中,日期有较大的变化,但都与公历一样精确无误。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的三种特征。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是“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故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之说。汉代大儒董仲舒先生在《春秋繁露》中说:“春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里的“阴阳相半” ,指的不是“阴阳二气”的相半,而是“光照昼夜”的相半。“春分、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所以春分秋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期间为春季、立秋至立冬期间为秋季,春分和秋分正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平分了季节。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夏至日,北斗星指向乙方,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各纬度的昼长也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地区,月亮整夜不落,出现极夜现象。从这一天起,天气持续增温,进入炎热的“三伏天”时令,天地万物在此时段也生长得最旺盛。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冬至日,太阳黄经为270°,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时令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把这一天作为北半球寒冷开始的标注。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又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增长。谚语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古时候,国人利用土圭(又称圭表)实测日影(光照)的长短,推算历法。夏至日,华表午影最短;而冬至日,华表午影最长。同时,还利用太阳(光照)投射到日晷上的影子来测定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长至”(又称日至、长至、冬至),每年日影最短者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夏至的“至”,不仅仅作“到”解,也作“极”解,意为“光照阳极之至”。同样,冬至的“至”,也不仅仅作“到”解,也作“极”解,意为“光照阴极之至”。

有不少学者研究认为端午与夏至相同,那么,夏至和端午的内在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端午通常在夏至的前后,两者时间相差1-20多天不等。由于阴阳历存在闰月,农历五月五日在公历中的位置则有较大的变化。在十九年的周期中(十九年七闰),端午最早可以出现在公历5月28日前后(如1990年),最晚则可出现在公历6月25日前后(如2001年)。十九年中,端午比根据地球公转位置而确定的夏至时间,平均约提前十日左右。

其实,“夏至”和“端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术概念。他们的区别在于:端午阳极,夏至昼极。

在北回归线以北,夏至这一天,是“太阳”最靠近中天;而端午这一天,是“东方青龙七宿”最靠近中天。太阳和青龙都位于“天中”这同一个概念,因端午被称为“天中节”,故很多学者误解为端午的起源的与上古夏至有关,甚至还有“端午就是夏至”的推论。

端午之日,既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一天,也是阳极阴生的临界交替日。端午之日的“午时”(准确地说在端午日中午的11至12点之间),既是一年中的阳气之极,也是“阳极阴生”的相交时段点(中午11-12点阳气达到极端,12-13点阴气开始滋生。)。所以古人称端午节又为“天中节”,不仅因为“苍龙七宿”居于中天,也有“天地间阴阳两气的中分界点”的意思。

由于端午阳气极盛,天地间一片纯阳之气,世间的各种阴魔鬼怪、邪秽之物和阴性灵物难抗纯阳,多贽伏或隐迹,生命处于最脆弱的状态。在我国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就是选择端午节这天要许仙让白娘子喝下雄黄酒而现出原形。假设白娘子避过这天喝雄黄酒,凭她千年的修为,一定不会轻易就现出原形。

盘古开天辟地,鸿蒙分判,阴阳始列。轻清上浮者为天,其质阳也;重浊下凝者为地,其质阴也。《易经.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天地阴阳二气随着日月星辰的变化而影响着人间四季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影响,是天地阴阳二气相感并交泰融合后于我们生活的空间和大地中酝酿出来的一种无形无色的气蕴,她包含有天元、光照、温度、湿气、地气、地灵以及更多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的玄妙组合成的各种能量。她不像太阳照在你身上那样让你直接并马上就产生有温热的感受,她摸不着、看不到,但是可以通过万物之象体现出来。如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看到植物绿芽萌发,天地渐增的生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诗句,就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阴阳二气神奇的生化作用。汉代大儒董仲舒先生说:“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当阳德与阴刑融合后,于生克制化平衡中妙化万有。

万物皆具阴阳对立统一的两面。与“夏至”相对应的是“冬至”,于是我们可以准确推演,与“端午”相对应的必然是“端子”。“端子”的时间,也像“端午”在“夏至前后”一样大约在“冬至前后”的日子。端午重在“午”,端子重在“子”。端午与端子,在阴阳气运体系中是“一而二”的一体关系,二气相感而成体。“端子”之日,即是天地间阴阳二气“阴极阳生”的交替日;“端子日”的“子时”,就是“阴极阳生”的临界交替点。然而,历代天文典籍上并没有“端子”的明确记载,只多着笔墨于“冬至”的阴阳转化上。

从天地阴阳二气运化的角度来说,行气为内,光照为表。也就是说,阳极“端午”,阴极“端子”,“端午”和“端子”是天地运化的内在 “行气”,是阴阳运化的两极:端午为内阳(或称为实阳、气阳),端子为内阴(或称为实阴、气阴)。而夏至和冬至则是天地运化的外在“光照”,是昼夜呈现的两极:夏至为外阳(或称为表阳、光阳),冬至为外阴(或称为表阴、光阴)。两组概念是一里一表、一内一外、一实一虚的关系。我们的祖先因为早已经认识到其中的奥妙,才将“端午”和“夏至”区分开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一样,虽未列在二十四节气之中,却是超越于二十四节气之外的标志性重要节日。端午节,是当之无愧的“阳气之王”。

五、端午八瑞  辟秽驱恶

从古自今,民间一直有“端午避五毒”的习俗。所谓五毒,实际指的是“毒蛇、蝎子、蜈蚣、瘴气、瘟疫”。这五毒都会伤害人,甚至要人命。从气候上来看,端午前后渐入热夏,是湿热弥漫、五毒滋长、百病易生之时,因此老百姓进行辟邪驱疫的活动就成了头等大事。

传统民俗有“端午八瑞”克制“五毒”的认知,八瑞即“雄黄、朱砂、黄丹、艾草、菖蒲、青蒿、佩兰、桃枝”八种有灵性的严身护家宝贝,又称“端午八君子”“天中八君子”。八瑞各具特色,或扶阳,或辟秽,或祛邪,或解疫,或逐臭,或化阴,且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实用价值。其中雄黄为八瑞之首。

在《神农本草经》中,将雄黄列为“养性以应人”的佳品,载其“主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本草纲目》亦载:“雄黄能杀百毒,辟百邪,杀蛊毒……带雄黄酒入山中,即不畏蛇……治疮杀毒要药也”。我们还发现,在古今治疗癌症的方剂上,雄黄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雄黄,有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鸡冠石等别名,依其质地优劣,尚有雄精、明雄黄、熏黄之别。取名“雄黄”者,古人释为“生山之阳,是丹之雄”,“纯而无杂,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者”,故以为名。古人除了用雄黄炼丹、修行、制药疗疾外,更多地用于避邪、解毒、扶阳、辟秽、杀虫。无论是在建筑、典礼、祭祀、驱邪、严身、饮食、修道还是日常生活中,雄黄都是古人必不可少的必备常用之物。如我国现代建筑师们在对天安门、故宫、天坛、寺庙、道观、古民宅等古建筑进行维修时,就会发现在这些古建筑的一些特定部位上几乎都放置有雄黄、丹砂、香料及多种药材,作为辟秽镇宅之用。

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为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具有清心定惊,安神解毒,养精神安魂魄之效。古医家有言:“朱砂具光明之体,色赤通心,重能镇怯,寒能胜热,甘以生津,抑阴火之浮游,以养上焦之元气,为安神之第一品,”晋代葛洪真人在《抱朴子·黄白》载:“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 唐代李延寿先生在《南史·陶弘景传》亦有:“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

黄丹,又名铅丹、广丹、东丹、国丹、朱粉、红丹、松丹等,乃道家修丹炼化必用之药。具有拔毒生肌、杀虫止痒、坠痰镇惊,攻毒截疟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云:“铅丹味辛微寒。主土逆胃反,惊痫瘨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御览引作吐下,云久服成仙)。”

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之日,人们通常将艾草、菖蒲(蒲剑)、青蒿、兰草等植物捆成一束悬挂于门上,或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或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悬于堂中,辟阴邪求吉利。

艾草具有驱邪的功用流传久远,主要是它具备药用的功能。艾草,学名艾蒿。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又被称为草医”。宋代吕原明先生《岁时杂记》有:“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南北朝梁宗懔编撰的《荆楚岁时记》中亦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民间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

菖蒲作为八瑞之一,号称“驱除不祥斩千邪”,是防疫驱邪的灵草。其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民俗则引申为“蒲剑”。《本草·菖蒲》载曰:“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晋代周处先生在《风土志》中亦曰:“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青蒿属菊科,具有清热解毒、除骨蒸、益气、截疟、抗疟、解疫的作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用青蒿治“疟疾寒热”。东晋葛洪先生在《肘后备急方》记录了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我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依据古方研制成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救治了数百万人。

佩兰属菊科,因气味芳香,俗称兰草,古时又称为“醒头草”,具有提神醒脑、解暑化湿、辟秽和中的作用。《本草纲目》论述到:“兰草、泽兰,气香而温,味辛而散,阴中之阳,足太阴、厥阴经药也。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而正气和;肝郁散,则营卫流行而病邪解。兰草走气道,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有用兰草或搭配艾叶、雄黄等中药煎汤沐浴祛晦气的习俗。《礼记·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屈原的《楚辞》中也有“浴兰兮沐芳华”的诗句。《开宝本草》曰:“(兰草)煮水以浴,疗风。”《荆楚岁时记》亦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民间还有用佩兰制作香囊和药枕的古老习俗。将佩兰放入香囊内佩带,具有芳香化浊的功效,可以预防多种呼吸道疾病;将佩兰置于枕芯做成内枕,可起到芳香行散、开窍提神之功效。

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仙木,古贤人引典籍《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故能厌伏邪气,服其华,令人好色,盖仙木也……故今做桃木剑以压邪,此仙术也。” 南朝梁代的宗檩先生亦在《荆楚岁时记》记载有:“谓之仙木,桃者,五行之精,厌伏邪气,制百鬼也。”古人将桃列为祭祀神仙的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

《山海经》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这就是“桃木”能避阴邪鬼魅的由来。端午之日,民俗常将桃木剑、桃符(桃梗与桃板)或桃枝与艾草、菖蒲等八瑞之物悬于门上,加大驱疫、辟邪、除秽、逐鬼、祛阴的力度。《南华真经》中曾言桃木插于门上,可令孩童不惊,鬼邪避之。据说,所取桃木枝,最好是从桃树上东南方生出的。民间还有桃浴治病的奇方:家有神染邪气或有小鬼纠缠者,以桃木、桃花、桃叶煮浓水沐浴,可除邪气。

中国传统民俗认为,在端午节这天采集的中药,由于天地间阳气充足的缘故,药效奇高。不仅如此,这天所采撷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无不具有奇妙功用。南朝梁代的宗懔先生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民间亦有“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的说法。另外,端午节当天采药的时间也将影响到药的疗效。如青蒿的采集时间,要求就非常严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在五月五日天未明时采青蒿,药效最佳;明代医药典籍《奇效良方》记载应于五月五日午时采青蒿,药效最佳。总之,两者都主张在端午日阳气上升的上午采药。端午日天未明时采的药,元阳平和守中;端午日午时(中午11点-12点)采的药,元阳至纯充实、阳元饱和。医家用药各有考量,各有权衡,各有奥妙。采药取时,其实采的就是那段恰到好处的天地间的元阳之气。这里面含有非常深厚的学问,与子午流注针灸取穴法“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的原理一如。

中国民间,还有端午节挂蒜之习,实为牵强附会之陋俗。蒜虽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但因其本质熏臭,昏神障智,为传统文化各家修行者所弃绝。古贤人引《典云》曰:“蒜者,辛熏之物,恶臭也,神佛不近。生食增恚(怒火),熟食发淫,有损性灵,故绝之也。”此物天地诸神佛都不敢近,自然起不到护佑家宅、驱邪纳福的作用。明代大医李时珍曰:“蒜乃五荤之一,五荤即五辛,谓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练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 蒜、芸苔、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 葱为五荤。”又云:“大蒜……其功不小。但辛能散气,热能助火,伤肺损目,故阴虚火旺者及目疾、舌、喉诸患者忌服。”

因为端午节的特殊性,古人对端午节这一天的禁忌也比较多,如:不晒被褥,不开建房舍,不婚嫁,不上屋顶,不理发剃头,不增添家具,不汲取井水,不搬迁新居,新官不上任,夫妻不行房事......

因为端午之日阳气纯正、旺盛的特殊性,在我国很多宗教活动也选在这个特定的日子进行。如道教“三元五腊”的“地腊”,就选在端午日。道教把全年分为五腊,正月初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与《云笈七笺》中说,五月初五名地腊为“五帝攒会”之日,此日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校定生人官爵。道教认为一年中的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

千百年来,我国民间也在端午节这天演绎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除了挂艾草、悬菖蒲、沐兰汤等习俗外,还有赛龙舟,吃粽子,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用雄黄、艾叶等熏屋、洒舍、沐浴、严身,挂钟馗驱鬼图,悬天师符、五雷符、纸符、五毒符、五瑞符、五毒灵符,采百草,吃咸蛋、枭羹、五毒饼,戴五毒兜、禄寿线、长命缕、五彩线、石榴花、香袋、香囊,滚鸡蛋,拉露水,佩健人,饰豆娘,打马球,射箭,斗百草,解粽游戏,踏青走百病……清代富察敦崇先生《燕京岁时记》中载:“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绘天师钟馗之像,悬而售之,都中士人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痋恶。”清代《北平风俗类征》则云:“五月初至初五为端阳,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用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制’者悬屋中,谓能驱邪。”

这些活动,都是古人为了更好的接纳和感受天地间的纯阳之气,以达到禳解灾异、避邪驱瘟、身体健康、百毒不侵、祥和安康的目的。 

六、九毒日说  人道违和

谚语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有不少地方的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民间也有“恶五月”、端午节后“九毒日”之说,认为端午日为九毒之首。据传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

所谓天地交泰之日,即是天地阴阳交合、交泰、交换、交替之时令也。夏至与冬至,是天地阴阳交感之期;端午日与端子日,是天地阴阳大交泰之期;昼与夜为天地阴阳小交泰之日,春分与秋分,为天地阴阳交泰之时;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天地阴阳交泰之节。《素女经•禁忌第一》篇中谈到:“夏至后丙午丁未,冬至后庚申辛酉……皆不可合阴阳”。

学者郭世文先生在《道教之音•辟五月九毒之谬》有精辟的解释:“夏至日后,一阴初生,其气柔弱,丙午、丁未干支一气,火旺至极,此二日升腾之气过旺,若此时行房损耗真阴,其主必然受伤(尤损男);冬至日一阳初生,其气稚嫩,庚申、辛酉干支一气,五行皆金,此二日肃杀之气太盛,若此时行房真阳外泄,其主必然受克(尤损女)。男女受伤(克)之后,身体气机自然会发生变化,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这就是《素女经》中所说的‘犯之则三年必死’的缘故。‘三’在这里代表的是若干多数,而不是指第三年。这种后遗症不会即刻表现出来,而是会潜伏在身体之中待时而发”。

男精女液,皆为人体、生命元阳所结,人若在天地至阳或至阴之时漏失,轻则伤身损元,重则害命折寿。实在是得不偿失,不明智之举。正所谓“天地本无恶,任性自生毒”。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易传•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人道违和,不是天地节气毒杀你,而是人们自己毒害了自己。有道是:

天地藏真气,端午化元阳;

万物一妙理,守护自芬芳。

端午节前期直至端午节当日午时,万物元阳生化,是天下万物最好的补充元阳的好时节。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端午节前后,凡一切对人体自身损精耗元的事情和行为,都是对身体的摧残。古民俗人们多在此期间,端容肃己,食物清淡,戒杀节欲,平心静养,尤禁房事。

民间“毒月”“毒日”之说,是人们对端午节和客观世界缺少正知正见、牵强附会的偏见。

现代人每多种种病症,除了饮食、作息、环境和医药外,皆因未能节欲而产生。人类不节制的“任性生活”,日积月累,则必会酿成各种疾病。要知道,多欲必伤生,绝非药饵所能弥补的,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故好色的人若恃药以恣欲,必亡身害命。

七、纪念之说  以讹传讹

中国民间对于端午起源,有诸“屈原纪念说”,学术界亦大都认为是后世牵强附会之辞,难以置信。从历史角度看,古楚国百姓民不聊生,自顾不暇,岂有为一个遭贬自杀的楚大夫而发起祭祀的觉悟?君不见历史真相:宋代精忠报国将领岳飞定罪后,国人奔走呼告,放炮庆祝;明朝爱国将领袁崇焕凌迟处死,百姓欢呼雀跃,恨不啖其肉。有道是“成也如斯败也如斯,善也如斯恶也如斯。”“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情冷暖无常变,世事洞明能几人?”屈原忠君爱国的精神受到后来封建统治者和部分文人的追捧,并将之纳入到一种文化起源、传承的祭祀与缅怀,其实是一种政治的需要,一种愚弄百姓、教唆“忠君”的需要……另据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考证,最早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的,是南北朝时期梁代的吴均先生在《续齐谐记》中的记述。南北朝梁代的文献,已经距屈原跳江自尽间隔了七百多年。此时的端午节早在数千年甚至万年前便已存在。

这种说法以讹传讹,蒙骗了国人一千多年。更有甚者,近些年媒体上竟然疯狂热传“因纪念屈原故,端午节不能祝福快乐,只能道安康”的说教,足见其无知、偏见、邪恶和滑稽。按照这种逻辑,像屈原一样爱国忠君的志士历史上有很多,如:死也不食周黍的伯夷、叔齐,正气凌然、宁死不降的文天祥,负王赴海而死的陆秀夫,不屈受降而服毒自杀的丁汝昌……加上人类历代圣贤和每个人列祖列宗、亲朋好友的纪念日、忌日,一年里的每一天都将成为忌日,都不应该快乐了。人生如此,还有何意义?

端午是天道垂吉的美好日子,天人合吉、追求快乐生活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权利,不因故人而废日,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天都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屈原先生天上有知,也一定期望世人在端午节这天不要因他而感伤,他必会说:“岂因朕故废天道兮,快乐无疆。”

八、道法自然  不应忘却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诗人的感怀犹在眼前萦绕,世事的沧海桑田却早已遗忘了古老的咏唱。今天都市化的都市人,已经远离了道法自然的生活,对传统端午节的“根源文化”产生了诸多的歧义甚至失去了文化传承的兴趣。时代变迁,端午的传统文化与习俗也将会与我们渐行渐远,也许最后只能破碎而残余地留在商人的口袋和我们的记忆之中……

古语曰“夫木伤其本,则将踬;水断其源,则将竭;人忘其祖,则将陨。”诚然,人若弃其道,则心性堕祸乱生,命不可终也。本文便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补记那不应忘却的遗憾。

(东方俊贺,文化学者,博士,深圳读书月传统文化导师,香港孔子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市公务员国学教育特聘专家)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望江南12阙 江南春色

2020-05-26

近体诗词入门学习与鉴赏:七律

2020-05-26

岭南第一人:陈白沙

2020-05-26

好玩又涨知识的慢病体验馆开馆了

2020-05-25

口罩能不能重复用?在办公室还要戴吗?教你几招防“新型肺炎”

2020-05-25

非婚生子女也要赡养老人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