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专栏>>老龄健康专刊>>正文

冬至节的民俗

文/ 姜羽尧  东方慧芝  徐艺晗


冬至是中华民族24节气之一,嘘寒问暖的冬至节,自古来一直有“冬至大过年”之说。

《史记》曰:“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冬至这一天,夜最长,但也长到顶了。昼最短,但也短到头了。《太平御览》说:“冬至有三义,一者阳极之至;二者阴气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冬至。”古人从这一天开始数九,天气越来越冷。

古人非常重视冬至节,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清嘉录》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各地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朝宫廷庆贺冬至的礼数非常讲究。杜甫《至日遣兴寄此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有云:“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麒麟不动香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例如绍兴民间冬至家家祭祀祖先,谓“做冬至”,给祖先“送寒衣”;福建,据《八闽通志·兴化府风俗·冬至》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泉州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据五代后唐时国子监太学博士马缟所著《中华古今注》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延至魏晋南北朝时代,向长者赠送鞋袜的习俗依然流行。曹植就曾写过一篇《冬至献袜履表》。河北省滦南县一带,旧时媳妇到了冬至,要给公公婆婆做一双新棉鞋和棉袜。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送给男童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

冬至节,旧俗也要由学政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政带领学生拜先生。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是日,在绍兴,旧俗不许打骂孩子,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责罚,先生只能举着戒尺警告说:“帐,给你记到明天再算!”。过去为人佣工扛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且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如今,一些农村个体户企业,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共饮。

冬至第二日为小至,杜甫有《小至》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纶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开始数九,有《九九歌》:一九二九,袄袖褪手。三九四九,被窝缩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如一九,耕牛遍地走。

两岸三地归根结底,冬至节的礼仪,重在关心亲人的冷暖和健康。添衣物鞋袜保暖、调剂饮食增进健康,尤其要注意不要冻坏。对老人如此,对小孩也一样。节日是唤醒人们注意礼仪的际遇。

微信图片_20201222095143.jpg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老有所为事迹四篇

2021-06-11

做新时代的康慧叟

2021-06-11

科教达人,环保卫士——曹连芃

2021-06-11

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21-06-08

2021年3月——5月深圳市罗湖区老龄工作大事记

2021-06-08

“美丽照护”贺光华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