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专栏>>老龄健康专刊>>正文

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有了“工具书”

日前,上海市民政局宣布启动第二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并预计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全市街镇全覆盖。长宁区民政局也于日前发布《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实践指南》。

据了解,这本专门面向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工具书”集成了此前已发布的 “两大标准”,即《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标准》和《长宁区社区和居家认知障碍照护规范》。“工具书”进一步细化了友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工具和服务案例,梳理区内各街镇友好社区建设的资源链接清单,为深化友好社区建设提供工作指引。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口近30万,约占60岁以上老人数量的7%。认知障碍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成为困扰家庭和社会的公共问题。认知障碍照护也成为了养老服务中的一大挑战。在此背景下,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应运而生。其主要聚焦两大目标:一是消除认知障碍的污名化现象,做好疾病的预防和筛查;二是赋予认知障碍家庭更多能力。这本以实践为导向的“工具书”对营造友好的物理环境作了一系列详细指导。比如,“在社区内设立一系列认知障碍友好的物理环境标识,促进交通、居住、公共空间对认知障碍的友好化”。

作为长宁区首批试点街镇,江苏路街道已在辖区范围内布设了一大批友好社区标识,包括在银行、菜场、社区卫生中心等老年人活动最密集的场所张贴标识海报等。江苏路街道服务办主任季梅告诉记者,经过两个阶段的深度筛查,他们已对街道内的1.07万名老人完成筛查,被评估为高风险人群的老人占比达6.2%。为帮助更多老人在家门口获得适配服务,江苏路街道打造了以居民区活动室为风险自测筛查点、网格市民中心为服务支持点、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照护枢纽点的社区认知障碍三级照护服务体系。

对此,“工具书”也进一步明确,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并非单一主体的责任,需要撬动更多社区资源参与其中。比如,每个社区都要建立起一套支持网络,包括建设“认知障碍好朋友”“认知障碍友好使者”“认知障碍友好机构”三级支持网络。

(记者 王嘉旖)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老有所为事迹四篇

2021-06-11

做新时代的康慧叟

2021-06-11

科教达人,环保卫士——曹连芃

2021-06-11

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21-06-08

2021年3月——5月深圳市罗湖区老龄工作大事记

2021-06-08

“美丽照护”贺光华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