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作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社会现象,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当前和今后政府和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空巢家庭”成批出现,给老年人带来了诸多的心理问题,若适应不好极易诱发各种身心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各种困难。
一般空巢老人的心理特点大致有以下四种:
1、失落感与孤独感突出
2、自我价值弱化
3、亲情关系淡化
4、主观幸福感减弱
长期保持这些负面心理状态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必须采取合适的手段干预。在此,我们对广大老年人提出6项建议:
一、让宠物陪伴生活。可以养宠物,来缓解寂寞感。但应注意宠物的卫生,要防猫抓热狂犬病等传染病。
二、以音乐润色生活。悦耳的乐曲,是一种天然镇痛和镇静剂,有助于消除闷闷不乐的情绪和肌体疲惫。聆听音乐,会感到生活丰富而多彩。
三、保持豁达大度的生活态度。人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有些事只要想得开,就能放得下,不要钻牛角尖,应该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这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四、克服不良习惯,享受健康生活。人们虽各有不同,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则是一致的目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多地嗜好烟酒,鏖战玩牌,不讲究卫生,生活无序等等必须克服。健康长寿是靠自己争取的。
五、善交友,交好友。多参加社交活动,广交知心朋友,与知己者经常倾诉衷肠,赢得友人的理解和同情。真挚的友情,往往健康之良策。
六、子女多沟通,“空巢”不“空心”。而且哪怕子女远离家乡,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父母保持沟通和交流,做到分而不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空巢”不“空心”,老人就会觉得会有幸福感,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老人的心灵空虚感。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