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
有媒体问,医养结合工作整合了养老和医疗资源,很好地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医养结合,请问这项工作进展如何?接下来该怎样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
王海东称,最近几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应该说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今年刚刚印发的。目的就是破除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难点堵点,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国家卫健委制定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医养机构服务指南,还有医养签约合作服务指南三个标准规范。应该说医养结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
二是服务供给显著增加。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流程。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组织开展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养签约数是2017年的6.6倍;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2017年增加76.7%。
三是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将医养结合纳入全国质量工作考核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要点。连续3年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并列为全国“质量月”活动内容。实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开展示范省(区、市)、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活动,组织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2020年以来培训4万余人。
王海东介绍,下一步,一是深化医养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鼓励农村地区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两院一体等多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
二是加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这是老年人迫切需要的。落实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三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落实医养结合标准规范,开展医养结合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实施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让老年人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
来源:中新经纬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