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近日围绕围绕“未雨绸缪: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主题召开2022年第三次专题研讨会。
会上,深圳健康养老学院院长倪赤丹、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系讲座教授叶兆辉、普华永道中国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周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程越、深圳市银幸现代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洪涛,分别围绕深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路径选择、香港老龄化的挑战与机遇、中老年人再就业/创业等作主旨演讲,深圳市政协常委黄险峰、养老企业代表马静等就如何更好实现“老有颐养”展开圆桌讨论。
活动由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智库、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倪赤丹:“四个引领”迈向老有颐养
深圳健康养老学院院长倪赤丹认为,深圳资源集约,居家和社区养老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目前基础设施不完善,同时还要更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要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深圳在实现老有颐养方面可以做到“四个引领”:一是通过可持续的制度引领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二是通过科技引领,培育康养产业的龙头企业,引导一批的科技企业转型服务老龄产业,像日本的高科技企业都在做养老辅具和智能产品;三是通过形成自己的本土标准,将深圳的经验进行国际输出形成深圳品牌;四是人才引领,就是要构建一个职业化、专业化的职业体系,而且养老服务业未来一定能够提供更广大的就业机会。
周星:“以房养老”落地尚远
普华永道中国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周星从金融支持养老提出,很多个人对于什么是养老金融、应该怎么安排养老金融没有太多的理念和认知,建议从个人的角度提升对于未来提取养老金数额的认知,培养一个长期投资的理念。培养长期的稳定投资是符合养老金融以及个人做养老投资的需求,未来金融机构会大量使用数字化产品,建议可以利用老年大学、社区,提高老年人的科技化使用水平。
针对热门的“以房养老”话题,周星说,以房养老在全球来讲不是一个全新的模式,但是在实际的落地过程中会出现政策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没有配套制度跟上的话,政策是没有办法真正落地的。
叶兆辉:智能化应对老龄化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系讲座教授叶兆辉以“香港人口老龄化:挑战与机遇”为题,以香港案例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带来社会形势,谈到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精神健康,还谈到了贫困问题、失能问题,从个人、政府、社区角度建议建立一整套应对措施,并介绍了香港的经验做法。
叶兆辉提到,面对人口老龄化,可以用生活智能化去改善局面。他还表示:“香港虽然不是很大,但我们有机会和内地合作,从空间来说就大很多了。”
程越:搭建老年人就业平台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程越分享了关于中老年再就业创业的调研成果,提出适合中老年创业的方向包括:第一是资深专家网络,这在日本是非常成熟的方向,主要是针对一些经验丰富、有很多人脉的资深高管、专家,这一类人群可能需要用猎头公司、咨询公司吸引。企业让这些具有人脉、关系、有知识积累的高管能够短期参与到项目当中来,可以迅速解决很多问题,相对来说用工成本也会稍低。第二是简单工种人才服务平台,主要针对收入和教育程度相对低一些的外来人口,比较适合做年轻人不愿意做的工作,采取劳务外包、劳务派遣方式进行。第三是专业技术性的人才,主要包括会计、学者、工程师等等。“很多老年人有很强的劳动力,可以用起来创造社会价值。”
何洪涛:“毛细血管”服务小微企业有优势
深圳市银幸现代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洪涛认为,要重视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闯出新路,“进入到养老机构是不得已的选择”,建议基层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要发挥起来,不要成为一个养老服务的陈列馆。其次,是要重视对中小微服务型企业的扶持,给予他们机会。大量的养老项目是服务型,对服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鼓励中小微的服务性企业在合规的情况下进行服务,更多保证服务质量。“现在很多政府的项目一放出来基本上是大机构竞争,中小微机构机会少。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但是在‘毛细血管’具体的服务项上,开拓市场积极拓展的角度上,未必有中小微企业的主动性。”
来源:独创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