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常,真理无错。大疫三年,时移世易。在2022年11月,我经历了三件具有义意的重大事件:
一一应金融机构小雨伞的邀请,在网上在线开启:品质养老,聚惠共建《中国式老龄养老选择》视频讲座;
一一参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深圳市卫健委主办;深圳市老龄服务事业产业联合会承办。《深圳市智慧助老公益行动》启动仪式;
——应邀出任深圳市民政局主办、深圳市社会福利服务指导中心承办、深业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深圳)有限公司执行、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乐龄颐养,创享末来《深圳2022年乐龄服务项目大赛决赛》老年评审员。
这三件事,金融+科技+项目落地。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国家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战略。让我有机会参与的活动;感受中国式养老创新,迈向了新生活。为此,我体会有以下三方面:
—、中国要走中国式养老新生活的创新路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确立“老龄化”为国家发展战略。报告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有9处对老年人重视。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指出:我们坚决反对其他国家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给中国,也决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中国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二、中国式养老创新,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创新。
有三个特点:
特点1.中国式养老创新,必须是国家主导的创新。截至2021年底,中国的老龄化拥有两个世界第一:一是老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二是老龄化速度世界第一。
为此,中国式养老创新,由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治理方式决定。中国新型养老要举国体制要求的创新,由国家制定重大的创新战略,由国家配置资源;体现国家制度的力量。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发挥中国式养老市场机制作用。
特点2.中国式养老创新,是解决的创新。中国是一个“未富先
老”有老龄人口2.67亿的国家。与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国“未老先富”有着国情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
2021年末,中国境内居民总存款103.3万亿元,创了历史新高。这些存款大部分是新一代60至80岁老人,—点点攒下来的。也是中国退休人员人均月退休金已经达到了3106元,意味着老人的消费能力有了提高,养老服务自主购买力有了增强。然而,现实是中国老人不敢消费,不敢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对未来养老缺乏安全,而存的钱。
“金钱”对于养老生活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失去了物质生活的基础,可以确定的是老人们一定不会过的非常幸福,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上了年纪之后,现实永远都是这样!还需要解决“恐惧大于疾病”的“救护车一响,一头牛白养”“大病一个月,小康生活回到解放前”养老医护问题。
特点3.中国式养老创新,以“高质量”为依托的创新。“命长吃得饭多”的理念,是新生活方式的开启。新一代老人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能重来!他们所生的后代少、负担压力小;人均寿命变长、文化程度较高、生活品质要求高、购买力较强,懂为自己健康担责而活;他们不仅有“闲”,有“钱”。
他们不仅会跳“广场舞”。他们有“发光发热”为人类进步尽绵薄之力的精神和热情;他们有自主选择养老的意识和能力;有融入、融合、融汇社会、家庭生活“圈”;养老财富保障、身体健康、学习技能、就业、创业、 心理健康等等的需求。中国式养老创新的实质,是推动中华民族投入创新的伟业中。
三、中国式养老创新,是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明朝政治家张居正有句名:“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
断之在独。”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式养老是高质量创新,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实施中国(2021—2025年)方案。是养老事业和产业经济协同发展必然结果。是养老创新市场与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一样,是中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哪—块区域、哪一座城市、落实和发展养老市场创新,有成效,受老人喜爱、喜欢、喜去,哪里就一定繁荣,经济就一定增长。
已然奋进结硕果,更待逐梦跃新阶。中国式养老新生活的创新目标是:老有颐养少生病、品质养老新消费,不止米寿有茶寿。
作者: 何敏先生,国家管理科学专家,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培训中心主任级教授;深圳《老龄健康》杂志编委;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协会顾问;深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客座教授。声明:本文原创、文责自负、欢迎转载。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