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深圳市长青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诗歌:传统与现代——郭杰教授诗集《月光下看海》研讨会",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全国二十余所高校和文化界、教育界、经济界的120余位专家学者、诗人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以郭杰诗集《月光下看海》为中心,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热烈探讨。
郭杰诗集《月光下看海》,2025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诗集收录了诗人1984年至2024年这四十年间创作的240余首诗作,内容丰富,佳作迭出,在评论界和社会上已经引起很大反响。作者郭杰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不仅教书育人,还著书立说,先后出版《古代思想与诗的世界》《屈原新论》《白居易诗歌精解》等著作,主编过十卷本《中国文学史话》。郭杰在诗经研究、屈原研究、陶渊明研究、白居易研究等方面,发表过许多重要学术论文。他又是一位多有建树的高校领导,历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桃李满园,在教育界很有影响。还兼任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省十三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中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发挥了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本次诗歌研讨会,汇聚了文学、教育、艺术、传媒等各领域人士。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教授在视频致辞中指出:“郭杰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他的恩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先生的艺术实践和审美追求,以其艺术的独特性、文化的丰富性、思想的敏锐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广东省委原常委、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同志专门为会议发来贺诗《你的天地——读郭杰教授(月光下看海)诗集有感》,充满激情,感人至深。著名美学家、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胡经之发来贺词:“郭杰的《月光下看海》,致力于将中国古典意象和当代生活体验相融合,创构出了新的艺术境界,推陈出新,新意迭出。当下,新诗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美学精神,更美妙地表现出当代人的审美体验,正是我们共同关切的问题。郭杰的诗作,正在这创新的道路上勇敢直前,可喜可贺!”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在大会发言中指出:“郭杰的诗歌创作自1980年代延续至今,40余年的坚守不仅是个体诗情的持久绽放,更显示出文人诗传统在当代的文化自觉。诗集《月光下看海》作为其创作生涯的集大成者,完美诠释了文人诗在新时代的转型与重生——它既承袭了古典诗学的精神血脉,又以现代意识重构表达方式,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文化语境中开辟出独特的诗意空间。”深圳理工大学人文中心主任朱寿桐教授朱寿桐认为,诗集《月光下看海》具有鲲鹏展翅的宏达气象。深圳大学文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吴俊忠教授畅谈了对诗集《月光下看海》的感受,指出:“郭杰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的当代新型诗人。作为长期兼任党政工作的领导干部,他必须强化政治意识;作为一个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转型的文化学者,他必须强化理性思维;而作为一个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的当代诗人,他必须强化形象思维,发现和感受诗意。可贵的是,郭杰把三种角色不着痕迹地融为一体,不以某种身份而固化自己,而是把不同的生命体验融入诗歌创作,凸显出当代诗人的特有形象,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郭杰的诗歌创作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诗情抒发和哲理思辩的完美统一,既形象又深刻,既感人至深,又发人深思。”深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尹昌龙认为:“郭杰的诗是生活的诗,人生的诗,生活在先。而诗歌紧随其后。郭杰是教授,教授的诗往往是沉淀过学术思考,更像是哲学的、知性的,像是一个智者,多了一份灵动,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了悟。”这些精彩评价,受到广泛认同。
著名学者和评论家郁龙余、朱铁军、胡伟、项裕荣、吴俊忠、周瑟瑟、姚朝文、侯立兵、黄永健等十余位学者,先后在大会发言。会议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聚焦于诗集的古典意象与现代语感融合、文化承继与创新等核心议题,发表了深入系统的意见。以至认为,诗集《月光下看海》,意象鲜明,风格独特,打通古今,融汇传统与现代诗歌创作,特别显示了诗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生动展现了丰富人生阅历和博大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诗集作者、深圳大学教授郭杰出席活动,与大家分享了他四十年来在丰富人生阅历基础上坚持进行诗歌创作的感悟,并向深圳大学图书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学生们赠书留念,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健康发展。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