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专栏>>老龄健康专刊>>正文

特区40年 | 深圳文化创新面面观——40年40个视点

摄影:褚文铭


文化创新是深圳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

文化创新的理念和动力,源自承担历史使命的高度文化自觉。深圳特区建立40年来,逐渐形成了文化创新功能,在文化发展理念、文化体制机制、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新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新形态新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通过40个不同视点,对深圳40年来的文化创新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梳理。


上篇:彰显特区文化形象

经济特区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的新生事物,深圳把建构特区文化形象,视为特区创办初期乃至以后很长时期文化创新的首要任务。


1.观念创新,影响全国

观念更新是深圳文化创新的先导。

深圳特区创办初期蛇口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新观念,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肯定,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一声春雷”,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后来,在深圳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深圳“十大观念”,构成了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十大观念,源自深圳,属于全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注脚。”


2.“特区文化”,别开生面

深圳本土学者根据深圳所出现的不同于内地的文化现象,在80年代中期及时提出了“特区文化”概念。

这是深圳文化理论创新的“思想闪电”,标志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涌现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

后来,专家学者们为了更好地彰显“建设得最好的”深圳特区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地位,适时提出了“深圳文化”概念,实现了“特区文化”研究的概念演变,进一步推进了深圳文化理论创新。



3.统一语言,见识非凡

80年代初期,深圳遵照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同志的指示,果断决定“用普通话统一深圳语言”,显示出超凡的远见卓识,建构了移民城市深圳特有的城市表象和文化形象,体现出充满现代气息的开放与包容,使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对深圳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普通话使地处粤语方言区的深圳,显得“很深圳”,而不是“很广东”,真正做到了“深圳是全国的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



4.“特区精神”,凝聚动力

深圳于1987年提出“特区精神”,1990年更名为“深圳精神”。

2002年,中共深圳市委把“深圳精神”的内涵明确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2019年8月9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深圳进一步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赋予“特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特区精神”是深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和先行示范的强大精神动力。


5.开放有度,融会中外

深圳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开放是其最鲜明的特色。

但开放必须有度,不能不分优劣,照单全收,把“苍蝇蚊子”都放进来。深圳遵照党中央和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坚持“排污不排外”,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

“排污”是对外开放的文化选择和政治把关,“不排外”是吸收外来的先进思想文化观念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把其转化成现代思想文化观念,成为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排污”与“不排外”两者相统一,方向明确,开放有度。


6.一体两面,决不偏废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是相互依存的一体两面,背离四项基本原则就会立国无本,不搞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深圳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体两面从不偏废。中共深圳市委大院的大门两侧,耸立着两块巨幅标语牌,上面分别写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这表明,深圳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明确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定不移,决不动摇。


7.文化设施,高档现代

深圳精心规划和逐步增加的现代文化设施,塑造了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文化形象,为构建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打造了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


80年代兴建的深圳图书馆等“八大文化设施”,90年代增建的关山月艺术馆等“新八大文化设施”,初步建构了特区城市的文化形象;

感动在音乐厅

本世纪初兴建的深圳音乐厅等“新六大文化设施”,和进入新时代后规划兴建的深圳歌剧院等“新十大文化设施”,进一步增强了深圳作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显示度。


高颜值的深圳书城


8.“高校长子”,书写传奇

1983年创办的深圳大学,被称为深圳特区的“高校长子”。创办之初,深大就把自立、自律、自强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推出了学生交费上学、毕业不包分配、鼓励勤工俭学等影响全国的改革举措,为深圳特区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应用人才,成为中国高教改革的先锋。


深圳大学湖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圳大学把“高校之林,后来居上”作为改革发展的梦想和追求,狠抓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进入了“双一流”高水平大学行列,书写了特区高校的改革创新传奇。


深圳大学镌刻着“三自”精神和脚踏实地的石墙


9.主题公园,创造神话

深圳特区华侨城的主题公园,是借鉴欧洲一些国家的经验而建造起来的。

1989年建成开放的“锦绣中华”主题公园,成为中国各地景点的缩微版,游客能够在几小时内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入园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开放一年就收回建设成本。


此后,华侨城又先后创办了“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东部华侨城”等主题公园,均取得成功。如今,主题公园成为华侨城的一个神话,并形成一种模式在全国推广。


10.文化象征,深入人心

矗立在深圳莲花山顶的邓小平塑像,是深圳特有的文化象征。

其象征意义在于:邓小平是创办特区的决策者,深圳特区的改革发展,实践和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的塑像矗立在毗邻港澳的深圳特区,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形象可感,使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有源可溯。

深圳人民对邓小平的崇敬和感恩,有着形象而生动的寄托。邓小平塑像鼓舞着深圳人民改革创新,不断奋进。



11.高教发展,高端布局

深圳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应急办学“一枝独秀”到高端布局“群雄汇集”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办高校与引进办学并举、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并重”的鲜明特色,走出了一条特区新兴城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为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80年代只有深圳大学一个“高校长子”,到现在拥有南方科大、港中大等14所大学的“儿女成群”,再到正在布局的引进国内外名校来深办学,可谓是发展迅速、亮点纷呈。

南方科技大学


中篇:创新文化发展理念

文化发展理念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路。深圳的文化发展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为深圳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12.发展理念,不断更新

深圳特区建立40年来,文化所以能超常快速发展,文化发展理念和战略思路的不断更新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80年代提出“建设有深圳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到90年代提出“建设现代文化文化名城”,再到本世纪初决定“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以及最近提出的“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每一种新理念新思路都是既与时俱进,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先导性,使深圳文化始终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建设和发展。


13.文化名城,名副其实

199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采纳本土文化学者提出的创新理念,决定把建设“现代文化名城”作为深圳市的文化发展目标,并写进了文化发展规划。

经过20多年的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已从当年那个富有想象力的创新概念,变为今天光辉灿烂的现实。



深圳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形成了国际知名的城市文化形象。这雄辩地证明:想象力和理想情怀是深圳文化创新的重要精神资源。


14.文化立市,战略布局

“文化立市”战略是深圳文化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的有机统一,于2004年开始实施,旨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高品位文化城市,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

市委领导同志在会议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这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文化立市’战略不仅是文化自身发展的战略问题,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问题”。

“文化立市”战略有效地推进了深圳文化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5.“两城一都”,城市名片

本世纪初,深圳本土文化学者提出的建设“两城一都”的创新理念,被市委市政府所采纳。

市委领导同志在会议报告中指出:“要大胆增创深圳的文化特色,努力打造‘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设计之都’。”决策者把“两城一都”作为城市发展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相对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使之成为标志城市形象的文化名片。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两城一都”的建设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成为深圳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品位提升的一个突出亮点。


16.市民讲堂,惠及大众

“市民文化大讲堂”是深圳创造的一个文化品牌。它以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为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探索出了一条公益文化社会化运作的新路子。

2005年,大讲堂刚一登场,就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每到周六、周日开讲时间,市民大众纷纷涌进课堂享受文化盛宴。听众形象地把这称之为“充电”。

至今,市民文化大讲堂已办了1170多场,现场听众达到20多万人。而通过电视转播、移动媒体重播、互联网重播等形式听讲的听众更是不计群数。


17.“文化广场”,群星汇聚

创办于90年代的《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副刊,一度曾是深圳文化理论研究的突出亮点。

余秋雨、刘梦溪等著名文化学者纷纷在“文化广场”亮相,深圳本土学者也不甘落后,各类思想文化观念在“广场”上碰撞,激起一朵朵耀眼的思想火花。

笔者也曾以一篇《超越参照》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据悉,港澳的许多图书馆都把“文化广场”前100期全部收藏入馆,作为珍贵文化资料留存。深圳一份报纸的副刊能有如此反响,足见文化创新的魅力有多大。


18.文化体制,率先改革

深圳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早在90年代就率先开始文化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和规定,组建了报业、广电、出版三大文化集团,政府的文化管理功能实现了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的转变。

现已初步建立起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高、体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规范有序的文化管理运作机制,率先走出了具有深圳特色的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的新路子。

“新华调查”称赞深圳形成了“先进文化的全民共享模式。”


19.深港交流,文化牵线

深圳特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一河之隔,是两座都带“特”字的城市,共处岭南文化的大背景中。

香港的特殊历史境遇使其文化形态较为多元,多了一些西方文明的要素;深圳的改革开放得天独厚,形成了融古今中外文化要素于一体的现代观念文化体系。

深港文化交流加深了两地的彼此认同和相互欣赏。

深圳的创新在于对香港文化始终持开放态度,既不盲目崇拜,又不简单排斥,让市民自行选择,自觉取舍。这使香港人对深圳高看一眼,也使深圳人多了一份底气和自信。



20.尊重人才,蔚然成风

深圳因人才而兴,始终把人才当作第一资源,成为吸引人才的强劲‘磁场’。

40年来,深圳不断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引才聚才的质量,营造优秀人才的发展环境,增强人才推动发展的‘原动力’。

难能可贵的是,深圳把尊重人才落到实处,不尚空谈。为特殊人才提供政策保障房和科研启动基金,建设深圳特有的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创建人才研修院,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和创造力。著名院士、海归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闻讯而来,大展身手。



21.文化流动,推进创新

深圳是移民城市,文化流动是其突出的文化现象。

各地移民汇集深圳,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形成了具有杂交优势的观念文化体系,给深圳文化创新输入了能量和活力。

“文化流动理论”是深圳文化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亮点,给深圳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令人信服的理论解读。无论是文化观念、文化产品的流动,或者是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的流动,都给深圳文化创新增添了源源不尽的动力。文化流动理论为全面认识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现象,推动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参照。


22.特区研究,影响全国

特区研究是经济特区专家学者首选的研究课题,也是特区理论创新的重要方面。

深圳的特区研究在全国几大特区中名列前茅,影响最大。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特区文化研究中心、综合开发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院等一批专门机构,是深圳特区研究的生力军。

以陶一桃、李凤亮等著名专家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多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文化部的重大研究项目,先后出版《中国经济特区史论》、《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等重要研究成果,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下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文化品位是深圳作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标志。深圳通过一系列文化创新举措,突出了城市文化形象的显示度,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23.文博盛会,闻名世界

一年一度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自2005年创办以来,每年都有10万多种文化产品,6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资项目在文博会这个平台进行交易。文博会已连续十年实现全国政府组团“满堂红”,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参观、参展、采纳的国家和地区,已从首届的10多个增加到第15届的103个。

文博会让中国文化既“走出去”又“引进来”,促进了文化与科技、金融、互联网、商业、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24.“关爱行动”,温暖鹏城

2003年,深圳组织创办了“关爱行动”,每年开办一届,至今已连续开办了17届。


17年来,深圳“关爱行动”持续推出了3万多项关爱活动,惠及社会弱势群体和广大市民,为化解社会矛盾,疏导心理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关爱行动以“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为推广语,是深圳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创举,阐释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价值观念,见证了深圳的现代城市文明。


25.全民阅读,独领风骚

2013年,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荣誉称号。

这标志着深圳这座新兴城市以全民阅读这个亮丽的文化符号,闻名全球,享誉世界,在中国大中城市中独领风骚。



“让城市因读书而受人尊重”是2000 年创办深圳“读书月”的初衷,经过20年的持续努力,尤其是通过为阅读立法等创新举措,深圳已形成书香社会,“读书月”已成为深圳的文化品牌,全民阅读已是深圳广受赞誉的文化风尚。


行稳致远”是第二十届深圳读书月主题词,由深圳书法院院长赵永金教授题写


26.学术文化,快速积累

学术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塔尖。深圳的学术文化虽然一度曾有过相对滞后的现象,但很快奋起直追,形成加速发展之势。


学者队伍群雄汇集,研究成果特色鲜明,“深圳学派”雏形初具,未来发展后劲充足,有望成为深圳文化的新亮点。涌现出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等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有特色的学术刊物,汇集了胡经之、彭立勋、李凤亮、陶一桃、郁龙余、刘洪一、高建平、王京生等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呈现出学术天空群星闪耀的景象。



27.“深圳学派”,执着追求

“深圳学派”是深圳学人不无浪漫的学术追求。

2012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学术文化建设,做出“打造深圳学派”的决策,反映出深圳文化建设的理性和自觉。

深圳官方文件给“深圳学派”的定位是:全球视野、中国气派、深圳特色。这可以说是对“深圳学派”文化形态的一种想象和预定,其实质是告诉世人:“深圳学派”与传统学派有较大不同,是一个放眼世界、立足中国、彰显深圳的现代文化学派。

目前,“深圳学派”建设还处于“现在进行时”,但目标一旦确定,终将成为现实。


28.学术期刊,特色鲜明

学术刊物是深圳学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目前,深圳市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主要有大学学报和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及相关研究机构的综合性或专题性研究刊物,累计约有几十种。

其中影响最大、特色比较鲜明的是深圳大学主办的《深圳大学学报》,深圳市委党校主办的《特区实践与理论》,深圳市社科院主办的《深圳社会科学》。这几份刊物创办时间有早有晚,但都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前瞻性、创新性办刊特色,体现出“为改革开放立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路”的学术志向。


29.传统文化,传承有道

深圳是新兴城市,虽有“大鹏所城”等标志性历史文化遗产,但传统文化根基不深。

为了建设寓古今中外文化要素于一体的当代新型文化,深圳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传承。

通过开办国学研究所、创办“国学精英班”、设置传统文化经典金句公益广告、创作原创大型交响乐《人文颂》等形式,有效地推进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转化,为丰富深圳文化的精神内涵,讲好中国故事,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创新之路。


国学教育走进深圳南山前海学校


30.“文艺深军”,精品纷呈

“文艺深军”是深圳文艺工作着的统称,也是国内文艺界对深圳文艺发展的肯定和赞誉。


深圳文艺名家胡经之教授

40年来,深圳的文艺家们怀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满怀激情地创作出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歌曲《春天的故事》等一大批体现深圳新观念、展现改革新内涵的文艺精品,涌现出胡经之、但昭义、王之武等一批文艺名家,和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画家、音乐家、书法家、摄影家,文艺作品获奖数量在广东乃至全国大中城中名列全茅,使深圳成为中国文艺界目光集聚的地方。

深圳艺术家樊鸿宾新彩墨作品


31.理论创新,不断提升

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从80年代提出“特区文化”概念,到90年代明确高品位文化城市的应有内涵,再到本世纪提出“文化流动理论”,揭示“文化驱动创新”的内在规律,辨析不同类型文化繁荣的正负效应,阐明城市文化的发展愿景,确定城市文化五大品牌体系,创新文明示范的实施路径等。



几乎每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都有新的理论概念和新的理论观点的产生,充分显示出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文化创新理论先行的鲜明特征。



32.文化产业,勇当头羊

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被国家领导人誉为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华侨城创意市集

早在90年代,深圳就把文化产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政府之手大力推动,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先后出台《关于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与次同时,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建立了企业示范基地、孵化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这三类文化产业基地,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被人民日报称为应该认真研究的文化产业发展“标本”。


33.文稿拍卖,开创先河

1993年发生在深圳的文稿拍卖,是中国文化史上石破天惊的第一回,轰动全国,影响深远。

从此,文人开始“下海”,知识分子的价值明显提升,“《十五的月亮》16元稿费”的现象彻底改变,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开始形成。

文稿拍卖所以能在深圳发生,源自深圳要“为文人造个海”的强烈愿望,得益于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其目的在于推进中国文化市场的尽快形成和扩大。

文稿拍卖的顺利进行和巨大影响,充分显示出深圳文化创新的气魄和魅力。



34.文化创意,常出常新

深圳是世人心目中的“创意之都”,文化创意持续不断,常出常新。无论是更新文化观念的创意,还是创新文化活动的创意,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南大道上的城市雕塑,创新是深圳矢志不渝的追求

从深圳十大观念评选,到创办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创意十二月、时装设计大赛等新的文化活动形式,再到推出“周末晚八点”、“美丽星期天”等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特殊活动,无不显示出浓浓的创意。



持续不断的创意,使社会充满活力,让市民乐在其中,更使深圳呈现出“创意之都”的特有风采。


艺文活色中国油画第一村


35.女性沙龙,影响全国

创办于2013年的深圳女性文化沙龙,是深圳文化创新的又一亮点。



女性在深圳打拼、发展,需要心灵的慰藉和素质的提升。女性文化沙龙适应深圳特区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应时而生,办出特色,成为靓丽的文化品牌。




至今女性文化沙龙已办了数百场,参加人员数以万计。许多专家学者和成功人士登台演讲,现身说法。

参加人员踊跃提问,展开讨论。话题涉及女性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女性创造力提升、女性人生智慧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6.社科普及,以文化人

创办于2003年的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是深圳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又一个范例。



创办社科普及周的目的是让社会科学从书斋中走出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市民增强文化自觉意识,追求生活和人生的高境界。

社科普及周集中在一周内进行各类社科知识普及讲座,开展各类应用型知识咨询活动,举办生动可感的社科普及展览,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社科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出运用社科知识改变人生的精神动力。


37.文化菜单,成为品牌

“城市文化菜单”是深圳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亮点,也是深圳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

它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不可低估的创新意义。

2016年发布的《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首次提出“建立城市文化菜单”,从2017年起每年都发布文化菜单。目的在于形成“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文化新局面。



纵观已经发布的2017—2019这三年的文化菜单,可以称得上是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的文化品牌,也是精心打造送给市民的“文化民生大礼包”。



38.公园文化,大众受益

深圳是全国公园数量最多的城市,有3个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公园。



目前共有公园1090个,提前一年实现了“千园之城”的规划。


公园文化是深圳文化创新的一个亮点。早在2006年就创办了“公园文化节”,从2018年开始正式命名为“公园文化季”。

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等7个市属公园和22个区属公园,是每年举行“公园文化季”的主要场所。公园文化季期间所进行的音乐会、航模比赛等文化活动,让公园+ 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公园不仅是市民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更是接受文化熏陶的好地方。



39.文化权利,保障市民

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这一文化理念,成为深圳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这一文化理念改变了宣传文化工作偏重主流意识形态,忽视公民文化权利的传统思维,增强了文化行政官员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意识。


文化权利包括四个基本内涵: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保护知识产权的权利。深圳的创新与可贵,不仅在于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更在于把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真正落到实处,为民所得。


行走的雕塑人才计划


40.文化愿景,文明之光

深圳学者提出城市文化“十大愿景”,富有想象力地描绘了一幅城市文化发展的宏伟蓝图,构筑了一座彰显现代文明的“理想城”。


“文化愿景”既是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也是奋斗和发展的目标,她反映出深圳引领时代、对标高端的文化发展理念,驱动着深圳努力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十大愿景”涉及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包含文化观念、文化主权、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传播、文化人才、文化形态等众多方面,可以称得上先进城市文化的“全景图”。


撰稿:吴俊忠,深圳大学教授,深圳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参与和见证了深圳文化创新的发展进程。

摄影:胡鹏  褚文铭  李晓琼 杨琳 吴乐芸 禹安 宋歌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86岁篆刻老艺术家张学仲先生用印章倡导全民阅读

2021-04-26

圆满成功!深老联与深圳狮子会联合举办“DF认知症好朋友分享会”

2021-04-16

一口好牙很重要!

2021-04-12

偷闲读书趣无穷

2021-04-12

白首读书不为迟

2021-04-06

张五常:我的四个读书方法

2021-04-06